那天的夜色有點陰沉,烏云深處躲著一輪毛月亮,還刮著西南風。
我跟著馮開山出了旅館后,上了停在旅館門口的一輛破舊的昌河面包車。
面包車上坐著一個胖乎乎的司機,年紀大概和馮開山相仿。
“這個是金爺。”
上車后,馮開山坐在副駕駛,簡單的跟我介紹了一下,金爺脖子上戴著大金鏈子,嘴里叼著香煙,特意回頭沖我笑了笑:“小子,干活機靈點,跟著馮把頭,可算你走了財運咯!”
說著話,金爺啟動面包車,一個地板油首奔城外。
我也是后來才慢慢知道,金爺不僅能說會道,為人處世八面玲瓏,并且還擅長各類古董鑒定、修復,以及造假,青銅器用舌頭一舔就知真假,任何古跡字畫最多只看三秒,所以金爺在關中地區的文玩圈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外號,叫‘金三秒’。
在馮開山為首的這個盜墓團伙里,金爺主要負責后勤采購,和‘賣米’。
所謂的‘賣米’是盜墓行業的黑話,意思就是銷贓,把從古墓里弄出來的冥器出手變現。
銷贓也是盜墓的最后一個關鍵環節,不僅要保證路子安全,還要賣個好價,這都需要很廣的社會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