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舜國京城到北海口岸,橫跨北南,所到之處,人人都在談論的都是關于這一國宣戰,兩國逼戰的事。
百姓,是現實的。
不管朝堂上發生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驚世駭俗的前朝余孽當皇夫、官員抄家、斬官員……雖然皆是聞者皆驚的大動蕩。
但比起生存,老百姓更想知道,接下來是不是要有戰事,是不是要天下大亂?
一些沿海鎮城及邊疆各地百姓更是惶惶不可終日。
剛經歷過與前朝抗戰不久,老百姓的安穩日子沒過多久,如今聽聞幾國大軍逼境,又要打仗的事,無人不心驚肉跳,寢食難安。
……
慈寧宮。
此時,正下著淅淅瀝瀝的雨。
太后端坐于室內,整個人有些出神。
自從那日聽到晚兒要立的皇夫竟是前朝的景皇后,她無比震驚,雖說晚兒愿立皇夫一事是好事,但不該是他,也不能是他,前朝意圖消滅七國來恢復前朝,晚兒怎這般糊涂呢,莫不是鬼迷心竅了?
她這幾日耳里聽到的除了大臣們的反對,便是姜國五十萬大軍壓境的事了,這些消息無疑讓她無法坐視不理。
劉嬤嬤推門進入,見太后一臉憂愁之色,便知她是在為姜國重兵宣戰而擔憂,便喚了聲:“太后娘娘。”
劉嬤嬤快步走到窗邊,把窗關了起來,再上前恭敬行禮,柔聲安慰道:“太后娘娘,還請寬心,就算姜國真的興兵攻打,奴婢相信陛下也必定有辦法應對
的。”
舜國與魯國和奚國隔著天蒼海域,向來井水不犯何水,連疆陸地交戰則必須要跨越海域登陸作戰,吃力不討好的事他們不會傻得這樣做。
真要打仗,除非魯國和奚國均呼應,否則,光是姜國決不敢對舜國發動戰爭。
陛下也必定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局面,雖然少了卉、晉兩國相助,但嵐國一直沒有動靜,對魯國和奚國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震懾,這也是為何姜國直接揮軍壓境,而魯、奚兩國卻留有余地的主要原因。
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魯國和奚國都明白。
他們兩國上百年來,就是因為姜國一直都對六國的虎視眈眈,一心想要吞并六國后稱霸天下的野心,所以魯、奚兩國才凝結在一起。
姜國對舜國興兵,妄圖侵略吞并舜國,輸了固然好,但一旦贏了,魯國、奚國又豈能避免如此下場?
如今卉國和晉國雖無暇助舜國,但姜國不敢獨自發兵,也有忌憚嵐國與舜國結盟的原因,但更為重要的原因,則是姜國忌憚他與他現在一片陸地上只隔著一道邊疆的魯國,魯國過去再是奚國。
以魯國和奚國的結盟狀態,不排除兩國會趁姜國出兵與舜國對戰的時候,先發制人出兵攻姜國一個出其不備。
到時姜國就算實力雄厚兵強馬壯,也不可能同時對抗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