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機引擎的轟鳴聲在天空中忽近忽遠,地面上的濃煙依舊翻滾,許多蜀國人正在抬頭看著那些纏斗在一起的飛機,也看不出哪一邊是自己的。蚎
因為距離的關系,他們根本分不清這些飛機究竟是什么型號,也看不清誰在追殺誰。
被稱之為飛行鉛筆的轟炸機開始返航,秦國的戰斗機部隊也在跑路。他們的任務是保護自己的轟炸機,留下來纏斗完全是沒有道理的。
反正轟炸已經結束,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眼前的敵人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夠消滅的,留下來就只是在給自己的油料增加負擔了。
要知道,這里可是距離邊境200多公里的地方,他們的飛機作戰半徑可就400多公里而已。
說白了,飛到這附近的空域作戰,他們就只剩下四分之一箱油可以用來打架了,這個剩余量肯定是要比不列顛空戰的時候德國飛機多一些,可也依舊很容易讓人產生用油焦慮的。
因為秦國的飛機場距離邊境也肯定是要有一段距離的,因為要防范蜀國的飛機,必須要保證一些安全距離。
秦國可沒有大唐帝國的預警雷達系統,他們的反應時間更少,因此必須給機場預留預警的距離,這樣才有足夠的時間起飛戰斗機攔截對方。蚎
“我們的油料不多了!脫離戰場!準備返航!”一架逃回到了轟炸機編隊旁邊的秦國戰斗機座艙內,秦國的戰斗機指揮官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正在和蜀國戰斗機纏斗的秦國飛行員也紛紛反應過來,他們雙方在一起糾纏了這么半天,似乎也都沒有把對方打下來。
“都是一個學校畢業的,特么的技術都差不多啊!”另一個秦國飛行員郁悶的放跑了自己前方的蜀國戰斗機,調轉機頭向著友軍編隊靠攏:“他們的飛機也很厲害。”
“可不是么!飛機和我們的差不多,飛行的技術也差不多!我剛才翻筋斗的時候,他們也用了同樣的動作!轉彎半徑都很類似。”另一架秦國飛機里的飛行員抱怨著。
他們剛剛看起來就好像是在飛行表演一樣,雙方在天空中互相追逐,頻頻開火,結果到最后只有幾架飛機被擊落。
“馬國保剛才被擊落了……”頻道里,有人提起了一個確認被擊落的戰友:“我看到他跳傘了,估計是要被俘虜了。”
秦國也好,蜀國也罷,他們的飛機上裝備的都是12.7口徑的航空機槍,所以破壞力確實有限。蚎
在這種環境下,他們的飛機被命中之后,多數也只是冒煙起火,駕駛艙周圍的防彈鋼板可以很好的保證他們飛行員的生命安全。
所以這些飛行員可以跳傘,大部分都不會有什么生命危險。這和與唐國空軍作戰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大唐帝國的空軍普遍裝備的是20毫米和30毫米口徑的航炮,這些航炮的破壞力那真的是觸目驚心。被這些玩意兒來一下飛機直接在天空中就解體了,很難有跳傘的機會。
因此在有大唐帝國空軍參戰的空戰中,敵軍的跳傘率很低,能僥幸存活下來的敵軍飛行員真的非常幸運。
“他們撤退了!”另一邊,蜀國戰斗機飛行員看著對方的飛機狼狽逃竄,也是松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