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里邊張路不會干這個,也沒什么興趣,留著看家,剩下周穆楊蘇,一起出動。
因為不是抓活鱔賣,所以四人團的動作就比較粗暴。
人手一支火把,一支刺槍,  主攻不是溝渠,而是只剩下稻樁的稻田。
夾川的鱔魚從三月份開始出來,四月份田里開始蓄水,犁田,壩田,栽秧,  會有一次出鱔魚的高峰期。
到了五月秧苗開始長大,鄉下稱為“封田”,  就是秧苗茂盛到看不見水了,這時候鱔魚便不再好抓了,加上鱔魚要開始產卵,營養都給了魚卵,本身就瘦成一層皮,這時候的鱔魚雖然貴,但是老饕們反而不會選擇。
待到打完谷子,鱔魚上市才會再次進入一個高峰期,這個時候的鱔魚為了冬眠開始瘋狂進食,不但好抓,還肥美,如此一直可以抓到十二月,田里的鱔魚才會越來越少,城里的鱔魚才會越來越貴。
如今正是好時節。
抓鱔魚的方法也很多,下籠子、鋼絲釣、手摸手抓……周至他們這次玩的是用火把照,刺槍扎。
照鱔魚最好用火炬,  電筒因為光柱是集束的,  照射面積不大不說,還會被水面反射掉相當大一部分光線,  導致看不清水底下。
換成火炬,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
刺槍頭上有四五根鋼針,這樣的工具不能在石頭修造的溝渠里用,但是在都是淤泥的田里,堪稱大殺器。
四個人都是熟手,楊和和穆如云一組,周至和蘇大頭一組,挽著褲腿就下了田。
晚上黃鱔多出來覓食,火光之下下,黃鱔就靜靜的伏在水中洞口,也不愛動,只需要將刺槍慢慢地伸過去,然后快準狠一槍刺下挑起,一條鱔魚就穿扎在刺槍上了。
因為鋼絲很細,鱔魚短時間里死不了,將之刮入笆兜里就行。
清淺的水田到處都有鱔魚洞穴,也不是每個洞穴都有鱔魚在洞口露出身體,  這種時候,  便要用中指順著洞口插進去,  碰到鱔魚了就快速用中指和食指無名指掐住。
有的鱔魚開了兩個洞口,  從這邊洞口去抓,鱔魚卻從另一個洞口逃出,這時就要兩人配合,一人淘洞,一人補槍。
四個人才從田坎這頭走到那頭,就已經有了五六條鱔魚進入笆兜。
“也,這個整法,今晚兮怕是要吃大皮哦!”楊和高興得土話都出來了:“這才走了幾步啊。”
“閉嘴!”周至趕緊阻止,然后喃喃有詞:“土地婆婆不介意,吞口爺爺不介意,童無忌,童無忌,該來的照樣來,想去的也不要去。”
“肘子你這是在干啥?”蘇大頭不禁聽得好笑。
“都怪和尚!”周至有些生氣:“這種時候就要悶聲,什么話等到吃飽收足了再說,說破了就不靈了!”
“哦。”蘇大頭表示懂了,也跟著祈禱:“莫在意莫在意……”
不知道是不是迷信的乞禳活動產生了效果,好像土地婆婆跟吞口爺爺真的沒有在意,最大的可能還是田里的鱔魚本來就多都還沒有走到山地,楊和、周至身上的大笆兜就已經裝得差不多了。
“和尚你估計你兜里有多少了?”
楊和抖了抖身子:“七八斤。”
“我這里也差不多,十來斤。”周至也抖了抖:“要不,回?”
“那就回吧,回去還一大攤的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