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工程,是國家在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上走過的一道彎路。
        由于沒有意識到芯片制造業是集制程匹配,芯片設計、晶圓生產、芯片制造、下游產業需求等綜合關聯性極強的產業,導致這個工程從一開始部署就跑偏了。
        本來雄心勃勃,就是盯著追平世界芯片產業前沿的目標去的,等到幾條生產線引進來,才發現光有鍋子根本不行。
        既沒有廚師,也沒有菜譜,最關鍵是連食客都沒有,甚至就連代工的活,別人都不想給。
        更加悲催的是屋漏偏遭連夜雨,因為摸著石頭過河,從引進到投產花費了過長的時間,結果又剛好趕上信息產業突然從量變聚集到了質變,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迭代突然開始從線性增疊變成指數性增疊,導致生產線從投產之日就已經落后,然后拖到現在依然沒米下鍋,眼看著就奔著落后幾代去了。
        以產能孵化產業的宏圖大計,幾乎已經破產。
        周至送來的解決方案,差不多就是挽救這個工程的最后一個機會,要是再把握不住,那這幾條生產線就算是白引進了。
        雖然現在投產也屬于落后,但是音頻解碼芯片和數模轉換芯片的設計要求和生產要求,也不需要什么世界頂尖技術,目前那幾條生產線剛好符合設計要求。
        重要的是周至的方案是一項終極解決方案,從芯片的設計和生產,到下游工程產品設計和生產,形成了一條全產業鏈。
        這就不再是創出一款芯片然后拿個成果表彰后束之高閣就完事兒,而是要投放到市場上賺錢的東西。
        當然必須集中所有資源,全力以赴。
        即便如此,光有魄力和投入也是來不及的,所幸周至帶著后世的經驗,知道產業發展大趨勢,一直堅定地走著自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