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類談判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工會能夠通過組織罷工,制造對公司或者工廠的壓力,作為博弈的有力手段。”
“其余談判、法律維權、乃至政治參與,都是以此為前提展開的。”李老二說道:“但是這一次,音樂從業者工會似乎沒法從這方面威脅到數字音樂聯盟?”
“所以這道題就很容易破解。”李老三說道:“大多數音樂從業者是要通過數字音樂平臺掙錢的,只要數碼聯盟能夠做到這點,應該就把從業者拿捏得住。”
“其實數碼音樂這一行還有很多特殊的地方,與傳統產業不是一回事兒。”李老二說道:“以前的音樂人,作品必須通過唱片公司發行,或者通過電臺推薦,才有被大眾所熟知的機會,現在通過數碼聯盟音樂平臺,草根音樂制作人也有了平等競爭的機會,這對于世界音樂行業的促進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你們完全可以通過這一點,拉攏住最大多數的從業者,對工會進行反制。”
“道理很簡單。”李老三兩手一攤:“因為你們做到了連工會都沒能做到的,保障了所有從業者的聲音都可以讓公眾聽到的權利,也保障了公眾可以聽到更多原創作品并且參與評斷的權利。”
“對呀,群眾路線是法寶啊。”周至一合掌:“還有另外一群人,那就是廣大數碼音樂的使用者,樂迷!”
“資本家的嘴臉真是太可惡了。”林婉秋抱住麥小苗,搖頭笑道:“沒一盞是省油的燈啊……”
上層的反應非常迅速,第二天一早周至幾人就得到了回復,同意了“天星地網綜合通信方案”,也就是星擎計劃。
同時還加了一碼,那就是地面站的部份,除了移動網絡之外,還關系到骨干節點,節點和節點之間,采用光纖連接。
這又是一個大課題,令人精神振奮的大課題。
得益于七十年代復雜的國際形勢,國家為了避免對外通信受限的困境決定開始發展光纖通信技術,并且在七四年就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套光纖傳輸系統。
進入八十年代后,國內研發出國產化的光纖預制棒,同時建設起了光纖通信網絡,實現了國內光纖通信的初步覆蓋!
1992年,中國光纖通信網絡迎來了第一次大規模建設,第一條全光纖通信干線投入使用,標志著光纖通信網絡開始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
可以說中國的光纖技術一直沒有落后,尤其在布網組網方面,還要強于早于國際通信行業的步伐。
比如90年完成pcvd設備國產化,94年成為全世界率先規模化生產光隔離器的國家,95年郵電工業總部組織sdh會戰,如今高容量高速phd傳輸網已經完成試產。
本來在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下,國家的計劃是到98年讓第一套國產pdh傳輸網投入使用,現在既然來了幾個善財童子,那就將計劃提前一年到一年半,力爭在今年完成四葉草集團的需求,明年開始接長江通信的單。
“我們的光纖交換機都發展成這樣了?”周至聽到這消息,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一幅想哭的樣子。
“肘子你這是什么表情?”余老看著周至的樣子就有點不樂意了:“國家通信事業在這一塊一直發展得不錯,怎么你還有點不高興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