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陳堯領兵攻城,他給南門和東門各調集了三十門大炮過去。
  眼下夏朝的士氣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戰事已經打的夠久了,他也不想再拖延下去,三個方向同步進攻,能夠快速將永安城內的夏朝軍覆滅。
  剛開始攻城,東、西、北三個方向就開始不停的炮火攻擊。
  足足轟炸了半個時辰,三面城墻都出現了巨大的缺口,陳堯見狀,當即抽出長劍:“將士們,敵軍潰敗,隨我殺進城去!”
  跟隨在陳堯身邊的陳知寧,一舉長槍:“殺……”
  通天徹地的高喊聲,陳堯麾下將士高舉著‘明’字戰旗蜂擁朝著城墻缺口處涌去。
  不多時,兩軍短兵相接,陳知寧一馬當先,直接殺出一個缺口,后面的明軍將士深受鼓舞,一個個變得兇悍無比。
  不多時,缺口處就堆積了小山一樣高的尸體,有夏朝軍的,也有陳堯這邊的。
  明軍將士踩著尸體,漸漸跨過城墻,一點一點朝著城內合圍。
  夏朝軍本就氣勢不振,看到明軍一點一點的殺進城內,氣勢頓時被瓦解,根本就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雙方交戰約莫一個多時辰,夏朝軍徹底潰敗,即便是身旁有上峰督戰,也架不住一個又一個的士兵丟下武器投降。
  這座二百年的都城,終究沒能阻擋住陳堯麾下將士的進攻,勝利的天平開始逐步傾斜。
  陳知寧殺的正興起,忽然有明軍斥候來報:“將軍,永安城南門大開,夏朝的楚、吳、蜀三王,帶著不少夏朝權貴從南方逃逸……”
  啥?
  陳知寧眼睛一瞪。
  陳堯獨獨留下南門,本就是給潰散的夏朝軍留出路,一來可以減少他們在城內需要遇到的敵軍,其次,也是不想因為亂兵的緣故,毀了這座城池。
  畢竟一下子涌入幾十萬大軍,這座城池內就有將近百萬人交戰,勢必會波及到平民百姓。
  這不是陳堯他們愿意看到的。
  所謂圍三闕一,也能有效瓦解守城軍的死志,避免引發哀兵之狀。
  夏朝軍的將領自然懂這個道理,不過即便如此,哪怕是前面有一張大網在等著,他們都得往里頭鉆。
  要不然守在這城池里,他們必死無疑。
  而出了城,雖然有大網,但是或許有著一線生機。
  陳知寧自然不會放他們白白離去,她一槍挑飛馬下的夏朝軍,然后命令道:“陳明,你帶一隊人馬,務必給我截住夏朝權貴!”
  要說這朝中誰最有錢?
  肯定不是國庫,國庫幾乎年年都喊窮的角色,最有錢的當屬大夏權貴。
  明軍有軍法,不得搶百姓,但是夏朝的權貴可就不在此列,要是讓這些人跑了,那這一仗除了政治意義,別的可就沒啥了!
  陳明接了命令,當即揚起大刀:“冀州營,隨我去南門!”
  ……
  楚王三兄弟剛出了南門,蜀王看了看后方,然后大聲喊道:“四哥,后面有大批朝中官員帶著家眷,尾隨在大軍后側!”
  “不必管他們!讓他們跟在后頭,幫咱們阻擋陳堯大軍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