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東西陳知魚肯定想不明白。
  甚至著,就連陳儒這個被譽為陳家集團的首席智囊都想不明白。
  估摸著真正能弄的,也許是這一兩年時間,一直扎根在研究經濟學的王陽明能懂一些。
  陳堯看著姐妹二人說道:“半個月后,我便會以大明的名義,發布新幣政策以及各項細則,也是大明皇家銀行掛牌的日子,這半個月時間,你們需要吃透當下銀行的各項職能,并且要培養出一批可以使用的人員。”
  “哥,這個銀行倒是沒問題,可你就真有把握讓這些個新幣流入市場?”
  雖然有法律強制執行,可陳知魚知道陳堯一貫的做事風格,能夠理解是最好,如若理解不了再用強制手段。
  這樣一來能夠保證政策更為有效的施行,其次也能保證治下不生內亂。
  畢竟錢幣這種東西,那是關乎身家命脈,這種新的政策若是人不能理解,問題才是最大。
  畢竟,上一次變法,陳堯已經收走了地主的土地,若非玲瓏商會的巨大收益,想要這么輕松的收走那些土地,起碼還得死不少人。
  現在陳堯一道政令下達,他們手上囤積的金銀,不能作為市場流通,不能用來買東西,用了就得接受律法的懲處。
  這怎么看都不合理啊!
  而且,金銀本身是有價值的,而銅錢價值微乎其微,那張標記著十兩,五十兩,百兩……千兩的銀票,若是大明不承認,更是廢紙一張。
  用這些東西就換走他們積蓄了一輩子的錢財,這些個豪門貴族能同意嗎?
  對于陳知魚的擔憂,陳堯只是笑了笑說道:“我也不強制他們全部兌換,左右在永安城里,咱們收集的銀兩就有一萬萬兩,占據天下一半的財富,足以推動新幣發展了!”
  如今這個時代還未開啟海外貿易,整個神州大地,約莫也就兩億兩白銀的樣子。
  縱觀夏朝二百年,天下財富不斷集聚到了權貴手中,這白銀尚且還有一半流落在天下豪門手上。
  這剩下的一個億,卻只能通過玲瓏商會,乃至今后的稅收,慢慢收入國庫。
  反正現在國庫有一個億,陳堯就印發總計一個億的新幣流入市場。
  至于那些個豪門貴族,若是開始不適應,他們只要足夠聰明,即便是兌換他們庫存里的少部分金銀,也足夠他們生活。
  有些事情,的確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形成觀念。
  這一套政策,若是放在大夏時期,只怕陳堯得將滿朝文武換掉七八成才有可能推動。
  但是現在,他完全沒這個擔心。
  他取天下,又不是靠世家豪門,根本就不用擔心被這些人所綁架。
  他的文官集體,也可以自主的培養,甚至著,因為活字印刷和造紙術的更新迭代,他早就打斷了世家豪門的脊梁。
  這些個人根本就沒有可以拿捏到陳堯的地方。
  相反,若是陳堯足夠狠心,只要一道軍令,這天下想要給他做刀的人有的是!
  ……
  隨后的時間里,整座幽州城內,看似和往常一樣的祥和,不過那些個豪門和商號,卻沒有表面那么平靜。
  陳堯麾下文武倒還好一些,他們跟著陳堯時日不短,知道自家上面這位是個辦實事的人,對于新幣政策,他們也是將信將疑。
  不過這倒不是擔心陳堯盤剝他們,而是擔心這種政策能否有效實施。
  大明建國在即,陳堯登基在即,若是這時候新的貨幣政令被推翻,無疑是對陳堯威望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