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一過,她不放心江紅梅,跟沈秀秀打了招呼先回大院了。
大院里幾個婦女在討論張小蘭跟著蘇半夏做生意的事情。
有人道:“這張小蘭怎么也跟著蘇半夏學?
人家蘇半夏賣得是衣服,她賣得是豆芽,這能比嗎?”
“不管買什么,總歸是投機倒把的行為,說出來也上不了臺面。”
“話是這么說,可是人家掙到錢,日子也是過得相當不錯啊。”
“蘇半夏掙到錢了,張小蘭能嗎?她一個人還帶著孩子,她怎么跟人家沒孩子的自由身比較?
你們不信走著瞧,張小蘭肯定是堅持不了幾天。”
“我也覺得,要是我我就不去,免得到時候沒掙到錢還被人笑話。”
這話剛落,這幾人看到蘇半夏推著自行車從不遠處走來,相互使眼色后立馬停止這個話題。
等蘇半夏走近了,有人道:“半夏,你給我們的衣服拿回來了沒?”
蘇半夏將自行車停放在一邊,順手取下車頭上掛著的包,從里面掏出他們昨天要的衣服,順便收了錢。
反正,她想得開。
隨便他們在自己背后說什么難聽的話,她又聽不到。
他們要買衣服,那就賣給他們,又不耽誤自己掙錢。
幾十塊錢裝進包里,她順便抬手壓了壓,看得這幾個女人羨慕得不行。
有人試探性問道:“半夏,聽說你這段時間生意不錯,你自行車都買了,怕是掙了三四百塊錢了吧?”
蘇半夏嘿嘿一笑:格局小了。
四百塊錢能干啥?
四百塊錢都不夠她拿貨的。
仔細一算,她從兩百塊錢的本錢,現在已經循環賺了一千多塊錢了。
改革開放后,只要她勤快一點,是餓不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