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締約國認識到身心有殘疾的兒童應能在確保其尊嚴、促進其自立、有利于其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條件下享有充實而適當的生活。
        2.締約國認識到殘疾兒童有接受特別照顧的權利……
        3.……
        4.締約國應本著國際合作精神……應特別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需要。
        各位老師,我背完了。”
        這下輪到劉曉光目瞪口呆了,這家伙真……會啊?
        雖然他問的《兒童權利公約》第23條,只有區區幾百字。
        可這道題的難度,和字數沒有任何關系。
        因為他手中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只是從書架上隨手抽的。
        也就是說,讓劉曉光自己去背,他都不會。
        看著劉曉光驚愕的眼神,張岳心中長長松了口氣。
        自己眼睛顯示的,和對方手中的內容果然完全相同。
        見依舊處于呆滯狀態,張岳想了想:“這位老師,用不用我把后面的也給您背一下?
        第23條的字數的確不多,非常不利于您打分。”
        “咳咳……不用了。”
        劉曉光瞬間意識到現在不是發呆的時候。
        他點點頭:“看來你平時還是比較關心兒童的。
        這很不錯,畢竟孩子代表的是未來。
        下面是第二個問題,你從中州大學大門口進來時,有沒有看到14號宿舍樓?”
        張岳點點頭。
        14號宿舍樓就在綜合樓后面不遠,很容易就能看到。
        “那么你告訴我,14號宿舍樓外面,一共有幾個窗戶在曬東西?”
        噗!
        周學鼎一口茶水直接噴到地上,看劉曉光的表情怪異到了極點。
        同為中州人,加上相似的工作性質,他和劉曉光已經非常熟悉。
        可直到現在,周學鼎才發現,自己對這位劉會長竟然一無所知。
        中州糧鑒會選擇在中州大學舉辦公務員面試會還是首次。
        所以周學鼎來時,特意觀察了一下周圍環境。
        14號宿舍樓,距離綜合樓雖然很近。
        但因為角度問題,從大門一直向前走,到抵達綜合樓時,
        能看到14號宿舍樓全貌的時間,不會超過5秒。
        如果劉曉光問的,是14號宿舍樓有多少窗戶。
        只要稍微有心,倒是可以計算出來。
        可現在對方卻把問題變成,有多少窗戶在曬東西?
        周學鼎記得,自己當時看時,上面的被子和衣服密密麻麻一大片,而且極不規律。
        別說只有5秒了。
        就算5分鐘,在沒有任何防備的前提下,都不可能數清楚啊!
        抬起頭,看著張岳英氣勃勃的臉,他突然覺得這個年輕人好可憐。
        不過奇怪的是,在聽到這個問題后,張岳卻沒有像上一個問題那樣慌張。
        他淡淡道:“這位老師,如果沒記錯,我是1043分左右路過14號宿舍樓的。
        所以你問這棟宿舍樓所曬東西的具體時間,是1043分之前,還是之后?
        因為在1043分時,就有兩個窗戶的學生往外搭剛洗好的衣服。”
        劉曉光立刻道:“就是你說的,有兩個窗戶的學生,往外搭衣服的那個時間點。
        放心,你只管告訴我答案即可。”
        說完,他嘴角笑意更濃了。
        因為在劉曉光看來,張岳的話完全是在插科打諢。
        用曬東西窗戶數量的不確定性來混淆視聽,試圖蒙混過關。
        但你若真這么想,就大錯特錯了。
        我敢這么問,自然有標準答案!
(..book1217812178975179234245.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