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無法如張岳所說的翻倍,上浮10%應該問題不大。
        可別小瞧這10%,要是屯滿大豆,就是一萬的利潤。
        自己之前開糧店辛辛苦苦一個月,都不一定賺這么多。
        省代理倉庫只剩23噸大豆,張立國果斷讓對方全發過來,并表示可以貨到付款。
        這在糧食行業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大部分糧食交易款,都會拖欠一兩個月。
        可即便如此,對方也只給15噸,剩下的要防備不時之需。
        張立國磨破了嘴皮子,才讓對方勉強答應給18噸。
        聯系完業務,張立國無奈對張岳道:“你的判斷應該是對的,可惜省城那邊缺貨,只能暫時這樣了。”
        張岳想了想:“能不能從其他糧店或農戶手上再收購一些?”
        張立國一愣:“還繼續收啊?我覺得18噸已經不少了。”
        他雖然聽信兒子的話,預判大豆會漲價。
        但具體漲不漲,漲多少都很難說,因此比較保守。
        張岳嘿嘿笑道:“必須收,而且12噸并不多,尉縣還有三家糧店。
        一家買個兩三噸,就能湊夠七八噸。
        加上有那么多鄉鎮在,把10萬塊全花出去簡直不要太輕松。”
        明知道有錢可賺卻視而不見,那不是傻子嗎?
        何況收購大豆比收購八角輕松得多。
        只需開著車溜達一圈,就能把貨配齊。
        張立國見兒子堅持,只好點頭道:“那行,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到處轉轉。”
        父子二人商量半天,決定明天先一起到各個鄉鎮溜達一圈。
        本來張岳想自己一個人去的,張立國不放心,并表示熟悉各個鄉鎮的路況。
        張岳只好帶他一起。
        第二天一早,張岳就開著自家的小貨車向北出發。
        小貨車是張立國平時拉貨用的,載重量8噸。
        如果裝滿,12噸大豆兩車就能拉完。
        尉縣北部有三個鄉鎮,分別是邢莊鄉、莊頭鄉、水坡鎮。
        因為臨近汴梁,三地經濟相對富裕,自然成了探路首選。
        如果時間充裕,還可以再繞到東部的十八里鎮。
        此時正值深秋,田野中的玉米已基本收割完,路上到處都是鋪開晾曬的玉米桿。
        這讓張岳有些無奈。
        剛才在省道還好說,轉彎進入縣道后那叫一個難走。
        張岳已經好幾次從玉米桿路上壓過。
        輪胎和玉米桿摩擦,咣當的人心煩,車速更是慢如蝸牛。
        好不容易才到邢莊鄉。
        張岳終于發現帶著張立國的好處。
        雖然張父因腿傷走動艱難,卻能輕松找到糧店,并用最短時間和店老板搭上話。
        這里的大豆有三噸多點,張立國以高出市場兩毛的價格輕松收到。
        甚至店老板還讓店員幫忙把大豆裝上車,根本不用兩人動手。
        繼續前往莊頭鄉的張岳心情極其暢快。
        這也太爽了!
        再想想自己當初販賣八角時的艱難,他只想唱一句還是家鄉好!
        莊頭鄉距離邢莊鄉也就半小時車程。
        張岳正悠哉悠哉的開著車,忽然聽到一個清脆的女聲焦急的大喊:
        “你們干什么?搶東西啦,有人搶東西!”
        張岳一愣,只見路口兩個男子抓著一個黑色女包就往前跑。
        后面一個年輕女孩拼命的追,臉上全是焦急。
        兩男子跑了二三十米,突然跳上路邊接應的面包車。
        然后面包車快速朝張岳所在的方向駛來。
        張岳眉頭一皺,突然猛踩油門,對著面包車就撞過去。
(..book1217812178975179234220.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