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發現一家路邊攤和十月食品長好像沒有合作關系。”
        張岳想了想,問:“我能不能見見這7家店的店主?”
        向志剛則看向柳國誠,柳國誠點點頭:“可以,他們現在被關在二樓的休息室。
        不過因為牽扯到中毒案,所以你和他們交流時需要我們的人全程在場。”
        張岳道:“應該的。”
        一行人下樓,柳國誠走在前面,張岳和柳詩函跟著,旁邊還有兩名刑警。
        推開門,果然看到七個男子或坐或站的呆在屋內。
        刺鼻的煙味充斥整個房間,嗆的柳詩函連連咳嗽。
        柳國誠神色不悅:“怎么回事?不知道醫院不準抽煙嗎?”
        立刻有人賠笑:“不好意思啊柳局,我們這不是心里焦慮嗎?”
        忽然,他們看到張岳,表情大喜:“張老板也來了?”
        “太好了,張老板,你來了我們就可以走了。”
        “快快,給張老板讓座,停,你一個坐在木凳上的站起來干什么?
        你們三個,讓沙發啊!
        沙發比較舒服,張老板呆的時間肯定特別長,怎么能坐木凳呢?真是一點眼色都沒有。”
        張岳:“……”
        無奈看著這幫人,張岳道:“說說吧,到底怎么回事?”
        “還能怎么回事?我們從你食品廠進的炸雞,結果客人轉眼就吃壞了肚子。
        檢驗科已經取樣化驗了,雖然還沒出結果,但絕對是你的問題。”
        “是啊,虧我看了吳琴嫂和饞嘴老劉的p后,覺得你的食品廠的炸雞肯定更受歡迎,才進了一批。
        沒想到害人害己,早知如此我才不和你合作呢!”
        “對,簡直悔不當初。”
        聽他們七嘴八舌不停的說著,張岳皺起眉頭:
        “別急,一個一個來。
        你們七個人中,有一個沒有從十月食品廠進貨,請問是誰?”
        張岳說完,所有人都朝一個角落看去。
        張岳微微瞇起眼睛,他進來時,就發現對方蹲在那。
        因為角度問題,張岳看不清對方的長相。
        但由于屋內人比較多,他也沒在意,直到現在。
        那人聽到張岳的話,知道躲不過去,只好轉過頭,嘿嘿笑道:“張老板!”
        張岳表情全是愕然,因為此人竟是饞嘴老劉。
        “你……一直沒從十月食品廠進貨啊?”
        當初對方和吳琴嫂p時,張岳雖然在關鍵時刻“偏了點心”,但大部分時間還是保持中立的。
        加上他出手大方,饞嘴老劉也表示要和十月食品廠合作。
        沒想到……
        饞嘴老劉尷尬道:“我其實早就想和你聯系了,這不一直沒顧得上嘛!”
        這個理由……行吧!
        張岳問:“那你是從哪進的貨?”
        “玉蘭街17號,酥香食品廠。”
        “酥香食品廠?”張岳確定這個地方他沒聽說過,正要追問,忽然發現有些不對勁。
        因為其他六位攤主在聽到酥香食品廠這幾個字時,臉色有些不自然。
        難道……
        他不動聲色問:“你為什么去那里進貨?我若沒記錯,玉蘭街應該在高新區吧?”
        饞嘴老劉點點頭:“的確在高新區,至于從那邊進貨的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東西便宜唄!
        雅潔食品廠倒閉后,酥香食品廠的業務員就聯系上了我,表示他們炸雞的進貨價比雅潔低兩成。
        一只炸雞正常進價是12元,低兩成就是9.6元。
        我多賣一只就能多賺2.4元,二七廣場的攤位你也知道,一天不說多,出100只炸雞基本沒問題。
        這一下就是240元。
        一天240元,一個月就是7200元啊!
        你看看在中州,有多少打工族能掙這么多?”
        張岳無奈看著對方,怪不得這貨不從自己的食品廠進貨,原來心里打著這樣的小九九。
        等等……
        張岳忽然想起什么:“你說的酥香食品廠,是不是在日盛倒閉后,全盤接管了日盛客戶的那家?”
        “好像是吧?反正很多人都從那里進貨。”
        張岳扭頭看向剩余六人:“這么說你們也從酥香食品廠進過貨了?”
        “這個……”
        “沒有,肯定沒有。”
        “是啊,酥香食品廠是什么東西,我聽都沒聽過。”
        “……”
        幾人連忙矢口否認,但他們語氣驚慌,眼神躲閃。
        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出肯定隱瞞了什么。
        不過張岳并未逼迫,他直接聯系譚雪梅:
        “我念一組名單,你查一下他們在十月食品廠的全部進貨記錄。”
        譚雪梅動作很快,五分鐘后就把電話回撥過來:“張總,查清楚了。
        這六家攤主的總進貨量分別為44  kg、31  kg、27  kg、39  kg、23  kg、45  kg。”
        頓了頓,譚雪梅又道:“不過有件事比較奇怪。
        這六家攤主擺攤的位置雖然不如二七廣場繁華,但也在標準的鬧市區。
        其他攤主很多只是在小區門口支個攤,銷量都在100  kg以上。
        他們卻連50  kg都賣不到,根本不符合常理。”
(..book1217812178975179234123.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