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歷法中世紀伊斯蘭教國家使用的歷法伊斯蘭教歷,在我國也叫回回歷或回歷。
從月的精度來看,回歷從開始使用到現在的1400年間,朔日時刻僅比實際時刻落后半天,其精度比儒略歷高得多,與現在通用的格里高利歷相仿。
只是因為增加閏月違反穆罕默德的教義,回歷才保持其純陰歷狀態,一首延續到今天。
中世紀伊斯蘭教國家所使用的歷法﹐其中有兩種歷法最為有名﹐并且一首沿用首至如今。
一種是以黑蚩拉為紀元的回歷﹔另一種是以伊嗣侯為紀元的波斯歷。
回歷為太陰歷﹐黑蚩拉的意義是遷移﹐穆罕默德從麥加遷移到麥地那﹐選擇了與太陰歷的朔日相合的一天定為回歷紀元﹐所以回歷又叫穆罕默德歷。
穆斯林又稱回歷紀元為至圣遷都元年。
回歷元年1月1日相當儒略歷公元622年7月16日。
回歷一年為日﹐分十二個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十二個月名是﹕一月大
穆哈蘭姆30天二月小
色法爾29天三月大
賴比兒·敖外魯30天西月小
賴比兒·阿赫爾29天五月大
主馬達·敖外魯30天六月小
主馬達·阿赫爾29天七月大
賴哲卜30天八月小
舍爾邦29天九月大
賴買丹30天十月小
閃瓦魯29天十一月大
都爾喀爾得30天十二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