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這玉蟬來說。寥寥幾刀,就刻畫出了這么一只,扁腹,長翅,翅上無翼紋。小頭,雙目凸出于頭兩側的玉蟬形象。”
“齊鳴,看仔細了,這種玉蟬也是,標準的漢玉蟬形象。現在說到玉蟬,是個人就蹦一句口含蟬,其實不對。”
“玉蟬,分琀蟬、佩蟬、冠蟬三種。區分三者,也很簡單。”楊朝明指向了蟬的頭部“就看看蟬的頭部或兩側有沒有穿孔,如果有就是佩蟬或者冠蟬,反之就是琀蟬,咱們這件就是琀蟬!”
“在古代,玉蟬是生以為佩,死以為含。佩戴玉蟬,是因為蟬同纏,寓意腰纏萬貫,以及期望自己如蟬一樣,哪怕數年蟄伏,有朝一日也能一鳴驚人。”
“而含蟬,其實也有兩層意思,一種是因為,蟬從地下鉆出,最后破蛹化蟬,這種蛻變的過程象征了重生,所以口含蟬,是希望亡人能
“蟬蛻”復生,靈魂延續。所以你看它的形象是收斂著翅膀的。”
“另一種原因,在清朝徐珂寫的《清稗類鈔》上有過記載,古人下葬時,會將水銀灌入尸體,達到防腐的目的。口含蟬,是為了堵住口腔,防止水銀外溢。”
前面聽著挺靠譜,但這個,齊鳴有點不敢茍同,忍不住出聲反駁“師傅,這有點扯,人身上也不止口腔一個洞,怎么不見他們把眼耳口鼻都用蟬封上的。”
楊朝明白了齊鳴一眼“誰說他們沒封的!玉塞九竅聽說過沒?”
齊鳴搖搖頭,這是真沒聽過,但從字面意思也能理解。而理解瞬間,他抽了抽嘴,感覺自己腚眼緊了緊,古代人玩的是真的花。
楊朝明看他那表情,就知道這小子沒想什么好的,趕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