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自己雖然殺兄殺弟,但沒有一個老父親希望自己兒子也學他。而長孫無忌,正好以此為借口,向李世民建議。
大致意思就是,李泰性子暴戾,要是登了皇位,極大可能兄弟相殘。為了保全李世民的子嗣,建議立性格善良的李治。
李世民最后也接受了這個建議,立李治為太子,并且下旨貶斥了李泰。野史上,李泰直接被李世民幽禁,最后自殺。正史上,李泰被貶,最后35歲就病死在了均州鄖鄉。”
“那這些,跟齊哥你手上這本《帝范》有什么關系?”小龍問。
“自然是有關系的。太子的培養,是個很漫長的過程,像是李承乾8歲,就開始正式接受繼承人的教育。但李治當太子的時候,已經是貞觀17年,他都16歲了。
等到貞觀22年,李世民的身體已經出了問題,大概也是預感自己時日無多,而當時的李治,在他眼里任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事實上,他還動過讓更加優秀的第3子取代李恪的念頭,最后因為長孫無忌的勸阻,才打消。
為了教李治怎么做皇帝,給他一個參照。他寫了這本《帝范》,里頭從農事,軍事,幾乎各個方面做了闡述。其中這句~”
齊鳴將書頁倒扣,再次翻到了最后的那句:但我濟育蒼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損少,人不怨;功大過微,德未以之虧。
“這句,就是李世民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他覺得他這一輩子,有許多毛病,但是平定戰亂,治理天下,對于國家是功勞大過危害,一生也算功德圓滿。”
“這評價,還挺客觀,也挺謙虛的。”
童欣晴舒了口氣,原本聽齊鳴講這些,其實挺破壞唐太宗在她心里那種偉岸形象的。但是最后這句,中肯的自我評價,又挽回了不少分數。
但齊鳴卻是苦笑著搖了搖頭。
小龍見他這樣子,忍不住開口道:“齊哥,看你這樣子,似乎覺得童姐說的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