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東西沒問題。是清初的,不過~”
齊鳴解釋了句,但他注意到,在他說出清初后身邊的店員眼神明顯有了變化。這在別人的地盤上,實在不是一個說話的好地方,所以他收住了口,一改口風。
“東西確實有點年頭了,不過這兩件東西的來歷都有點問題。來歷不清的,我們收了也不好處理。
所以,可以的話,我想見見你師傅,具體問過后,才能決定收還是不收。不知道你方不方便,把地址給我一下,我這兩天過去一趟。”
這么會兒功夫,齊鳴心里已經有了決定。如果說這兩件東西,真的是鄭家后人的,那沖著<國姓爺>的豐功偉績,他愿意用行價收下。
但如果物主人跟鄭家無關,那他就要當成個漏兒撿了。
“沒什么不方便。我們就住在~”
這漢子大大方方的報了個地址,他說的同時,齊鳴就拿出了手機,把位置輸進了地圖。
地圖上頁面變換,顯示出了路線。這是個泉州市下轄縣里的一個村子。村子離泉州不算遠,也就40多公里。
但閩南多山,開車去的話要近2個半小時。
記下了地方,齊鳴跟壯漢道了聲謝,要是一錘子買賣,那沒必要互通姓名。但后頭還有接觸,為了稱呼方便,才問了下他的法號。
結果漢子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的說自己是俗家弟子,還沒受戒所以沒法號,讓齊鳴稱呼他<鄭杰>。
一聽他也姓鄭,齊鳴挺想問問里頭緣由,但地方不合適,只能是先自我介紹下。
兩人互通了姓名后,鄭杰也點完了錢,確認無誤后,他把之前包罐子用的包袱皮鋪開,用它把錢包好夾在了腋下。
做好了這些,他看向了齊鳴。之前在村里的時候就聽說城里人精明,他知道要是沒齊鳴,他這罐子還真不一定賣上價,所以他語氣有點感激的道:
“小哥,今天謝謝你幫忙。這兩件東西,你是要問過我師傅才能收是吧。那東西你拿著,來的時候帶過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