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華夏是唐朝時期,因為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的書法,而讓人大肆搜羅他的作品。這一時期,恰好也是日本頻繁向唐朝派出<遣唐使>的階段。
遣唐使們把華夏貴族的愛好當成是一種時髦,一種潮流,因此也把很多王羲之的作品帶回了日本。目前被認為是僅存的王羲之真跡《喪亂帖》就是在唐朝時傳入日本,是日本皇室的重寶。
隨著對王羲之書法的學習,日本出現了一批書法家,其中最優秀的三人,分別是:空海和尚、嵯峨天皇、橘逸勢。
這三人同處于日本的平安時期,被稱為平安<三筆>。
此后唐朝沒落,中原戰亂,遣唐使的派遣也被暫停。日本本土也開始在漢字的基礎上,魔改,日本化,出現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也就是如今的日本文字。
日本本土的書法家們,作品也不再局限于漢字,也開始書寫日本文字。
這時期也出現了3人,被稱為<三跡>。<三筆>和<三跡>代表了日本書法的巔峰。
齊鳴剛剛淘到的小詩,正是三筆之一,空海和尚的大作。雖然只是一首小詩,但三筆的作品,流傳至今,對日本人來說,每一件都是國寶的存在,怎么都不止5萬歐。
收到齊鳴通知,小龍和張奧很快就等在了出口處。
出師大捷,齊鳴把袋子交給他們后,便又立刻興奮的跑回古董區,打算再接再厲。
但他回來時,卻敏銳的發現在場的人都像被什么東西吸引了一般,人流似乎都在朝著一個地方匯聚。這讓他也來了興趣。
能到場的眼見自然不一般,能吸引半數以上的人,這件東西肯定不一般。只可惜,周圍也沒個熟面孔,他也不能問問具體發生了什么,只能亦步亦趨的跟著。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