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店家推斷這件東西的年代,算是從做工上入手,再結合清朝曾經興起過一陣,仿明的風潮。由此給了個清朝民仿的定論。
而清中期的民窯開了個30萬的價,也算合理。
齊鳴,要不是有望氣術,大概率也是這么推測。但是歲氣卻告訴他,這東西的年代直達北宋。
北宋,又和永樂扯的上關系的也就只有那位農民起義的領袖,自稱圣公的方臘了。在水滸傳里,他靠著8大悍將就殺了整整59位梁山好漢。
水滸傳是杜撰的,但方臘卻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他在宋徽宗時期,從如今杭州的淳安縣起兵,迅速占領
了浙江安徽江蘇的大片地方。
不過他也逃不掉農民起義一貫的尿性。有了地盤就稱帝,當時他自號圣公,還給自己的小朝廷定了個年號。
而這年號正是:永樂!
年號是古時候君主登基后制定的紀年方式。有的君主一輩子就一個年號,有的能換好幾個。
比如武則天,執政20年,就接連換了18個年號。
由于華夏歷史的悠久,大小政權眾多,所以重復使用的年號并不算稀奇,其中太和,這一年號,甚至被重復使用過6次。
而這永樂,齊鳴記得歷史上用這年號的也有4次,由于朱棣是最晚的,卻是最出名的,所以基本提到永樂,都默認是朱棣。
而他手上這件,好巧不巧,錯開了朱棣,按年代推算是方臘的。
方臘當時統治的是浙江江蘇一帶,北宋時期最好的白釉瓷在河北,所以這件白瓷品相略差但卻刻有龍紋,也就能理解了。
“這東西30萬貴了。”
齊鳴將東西放下,做出了一副為難的樣子。
方臘的東西是不如北宋5大窯的,但市場價比商家定的價格還是能再翻上一番,差不多60萬。關鍵這東西稀奇,想找還真不容易找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