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鳴剛剛用望氣看了眼他手上的卷軸,從歲氣看,年代只到明末,倒還真是個老物件,但上頭的貴氣并不濃。
而這精神小伙嘴里,一口一個的李白是距今1300年前的人物,和他手上的東西大致差了1000年的歷史,顯然八竿子打不著。
雖然他還是很好奇,里頭是什么,但人家都趕人了,再留著可就不識相了。
于是齊鳴從座位上站起,看向老人,笑著道:“老伯,您孫子都這么說了,那我就不耽誤你們的正事兒了。要不咱們先把這香爐的手續辦了?”
老人苦澀一笑:“你就別寒磣我這老頭子了。手續不著急,書畫我也不是什么行家,就麻煩你替我掌掌眼,看看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吧。”
說完不等齊鳴拒絕,他再次看向自己孫子,命令道:“拿過來!”
精神小伙不情不愿的走上前,將手上的卷軸打開,鋪在了柜臺上。
這是幅水墨絹本,立軸,竹石圖。
尺幅不算大,畫上就一堆的怪石和幾根細竹。節清晰,竹葉茂盛,搭配著嶙峋的怪石,表現出一種旺盛的生命力。
雖然是幅幾百年前的古畫,但筆法細膩,細節刻畫清晰,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畫上,還有一段題跋,因為年代久遠,字跡已經模糊,倒是落款處,大致能分辨是:巢民冒襄題。
鈴印也有兩方,一方是字朱文篆書:冒襄之印。另一方,則是兩字朱文楷書:青蓮。
齊鳴和老人見到那方青蓮印的時候,才算是明白,這精神小伙為什么一口咬定這是李白的畫了,原因都在這方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