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與秦俑再現華夏,自然讓人興奮激動。
但是此時蘇辰的心思,都在另一件事上面。
現在傳國玉璽中,已經沒有祖先神識。
不過嬴政賦予蘇辰的,同樣是絕對傳承,對血脈后人的覺醒并沒有什么影響。
上萬秦氏族人自發前往櫻花,在秦風無衣的感召下,自動覺醒了血脈。
回來之后,蘇辰也沒有收回他們的覺醒之力。
因為這些秦氏后人的行為。
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心性。
證明他們有資格成為嬴政的血脈子孫。
但是讓蘇辰傷腦筋的,也是因為嬴政的子孫后人。
嬴政。
嬴姓,趙氏。
他的后人,本應該繼承這個姓氏。
但是當年胡亥矯詔上位后,因為得位不正,懼怕兄弟姐妹會篡權奪位,。
絲毫不顧念手足之情,通過各種方式,將這些人全部迫害致死。
秦始皇原本有三十三個子女,在皇帝之中也算是子孫興旺。
然而除了胡亥,其余三十二人竟然全部死于非命!
這件事,之前蘇辰一直不敢提起。
而且從嬴政的行上來看,他肯定也不知道此事。
要不然也不會問出大秦存世幾何這種問題了。
看來那位秦二世雖然當了三年皇帝,但死后卻沒能前往天界。
不過想來也是,要是這樣一個坑爹的玩意兒,還能擁有神魂。
死后與華夏德懿祖先共處一方,想想都膈應得慌!
不過殺光了兄弟姐妹的胡亥,也沒落到什么好下場。
被趙高弄死的時候,連個子嗣都沒有。
之后是秦三世子嬰上位。
雖然這個子嬰也姓嬴,但并非嬴政之子,而是長安君成蟜的兒子。
按照輩分關系來說,子嬰應該是秦始皇的侄子,好歹算是留下了一點嬴家血脈。
然而秦亡后,就連這一根獨苗也掛了。
不僅如此,項羽攻破咸陽之后,還進行了屠城,嚴令絕不放過與嬴政有關的任何人。
這樣一來,華夏第一位皇帝的血脈后人,幾乎全部斷絕。
想嬴政傲立一世,始皇之名千古流傳。
卻差點落到一個斷子絕孫的下場。
就算是兩千年之后想起,蘇辰也忍不住感到一陣悲涼。
還好世事無絕對。
雖然贏氏一族幾乎斷絕,但并不代表秦始皇沒有一個后人流傳下來。
只是為了保命,這些后人全部改姓,蟄伏于世罷了。
而這些人里,很大一部分,就是現在的秦氏一族。
還有一部分,融入了趙姓之中,或者改為銀、寅二姓。
還有一部分高姓人,也有秦始皇的血脈。
傳是主動為秦始皇殉葬的公子高留下的后人。
而還有一脈,就是奉姓。
奉姓的起源,來源于嬴季昌。
此人是秦獻公的二子。
因反對商鞅變法,帶著一家老小遠走他鄉,將秦字除掉下面兩點,改為奉姓。
雖然奉姓族人,并非嬴政后代,但與秦始皇同屬一脈。
并且在胡亥殺害手足時,部分嬴姓族人投奔了奉氏一族。
并且跟隨嬴季昌的做法,將嬴姓改為奉姓,以保全性命。
就這樣,爭霸春秋,一統華夏的嬴氏一族,就此湮沒于塵煙之中。
就算經過了兩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