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蘇辰這番話,朱元璋不禁有些晃神。
沒有人比他更明白,之前看到的那些稻禾意味著什么。
國以民為本!
民以食為天!
任何國家的強大,都是站立在飽食的基礎之上!
所以在朱元璋眼里,這些稻禾不僅僅是糧食,更是立國安民的神物!
如果大明擁有這種神物,何愁不能綿延萬載!
什么李自成!
什么建奴!
都不過是土雞瓦狗之輩而已!
可惜啊……
可惜那位袁公沒有生在七百年前!
否則大明江山,豈會如此輕易崩塌!
朱元璋搖頭長嘆。
朱棣等人也是眼神復雜,面露不甘。
他們都是行伍出身,打了一輩子的仗。
要說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絕對不是士兵的勇武,而是糧餉。
只要糧餉跟得上,軍中自然士氣高漲。
只要糧餉跟得上,那戰線就可以拉得更長!
在朱棣看來,要是永樂年間能擁有這種稻禾。
大明的疆土,至少可以再擴大一倍!
“朕……哎!”
朱棣脖子一縮,轉頭看向朱元璋,摸著后腦勺嘟囔道。
“父皇,在后人面前,您老人家能不能給我留點面子。”
“我只是想說,這位袁公如此不凡。”
“如果生在大明,那我數次北伐,就不用為糧餉發愁了。”
“別說封狼居胥了,就算直接占領整個大漠,在孩兒看來也不是什么問題……”
聽見這話,沒等朱元璋開口,蘇辰就笑了起來。
“二位陛下,諸位祖先。”
“袁老之功,自然是震古爍今。”
“因為他的出現,讓華夏用百分之五的土地,養活了百分之二十的人口。”
“不過神農傳技,也需要有人去執行。”
“容晚輩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袁公生在大明,那真是有些委屈了。”
一聽這話,朱元璋等人的表情都不好看起來。
“你這話是何意?”
“若是咱有如此圣人相助,那肯定是以舉國之力相助,怎會委屈了袁公!”
“上位說的沒錯!”
一幫大明元勛也滿臉不忿,開口說道。
“咱們大明,向來以農事為先!”
“就算軍中行伍,耕作起來也是一把好手!”
“只要能得袁公指點,大明必定再無饑餓之患,何來委屈之說!”
蘇辰搖頭笑道。
“那我問一問諸位祖先,大明之時,一戶人家能種幾畝地?”
朱元璋眉頭緊皺。
“若是勤于打理的話,一戶百姓,可種三畝田地。”
“若是稍稍粗放一些,五畝地也勉強可以,但產量肯定會受影響。”
蘇辰點點頭,直接說道。
“那如果我告訴陛下,我華夏后世,兩三人即可種地千畝,陛下相信嗎?”
朱元璋眼睛一瞪,剛想反駁。
突然想起之前他也是不信禾下乘涼的說法。
于是又生生將反駁的話咽了回去,轉而說道。
“華夏后世,真有如此神奇?”
“難道后世之人都是天生神力?”
“否則區區兩三人,怎么可能種地千畝?”
蘇辰沒有回答,直接心念一動,半空中的畫面瞬間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