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蘇辰這么說,李書華也冷靜下來。
蘇辰說的對。
華夏這么長的歷史,改姓之人數不勝數。
不說遠了,就說大明。
清軍入關之后,血洗朱家后裔。
之前激活血脈的朱家后人,有一大半都不姓朱。
如今李姓人數雖然多,但往上數個幾百上千年,其中很多可能都是改姓過來的。
但李書華還是有些不甘心,追問道。
“但老祖宗是學問大家,子嗣應該不少吧?”
“而且老祖宗雖然聲名顯赫,但畢竟不是皇室宗親,他的后代也不會被清洗。”
“流傳到現在,應該也不會少吧!”
蘇辰笑了起來,拍了拍李書華的肩膀,說道。
“皇室宗親雖然有被血洗的風險,但是基數大啊!”
“哪一朝皇帝,不是嬪妃成群,一堆龍子龍孫?”
“光是大明一朝,擁有朱元璋血脈的人就上百萬了,這哪是普通人可以比的?”
說到這兒,蘇辰伸出手,將李書華按回沙發上,才又接著說道。
“老子雖然聲名顯赫,但卻只有一個兒子,名叫李宗。”
“當時魏國將其封在段地,為干木大夫。”
“李宗的兒子叫李同,在趙國擔任大將軍,后來其子李兌,又成為了趙國的宰相。”
“其實真要說起來,老子的后人雖然少,但卻出了許多大人物。”
“李兌的兒子李躋,是趙國的陽安君。”
“秦滅六國,統一華夏之后。”
“李躋的孫子李洪,成為秦國的太子太傅。”
“此后這一脈李氏后人,都在秦朝為官。”
“有將軍,有御史大夫。”
聽到這兒,李書華也感覺到有點不妙。
秦滅之時的慘狀,他早在嬴政出現的時候,就聽蘇辰說過了。
如果老子的后人都在秦朝為官,那秦亡之時,只怕也不能幸免。
蘇辰看了看李書華的模樣,笑著說道。
“你不用擔心。”
“這一脈李氏后人,雖然被戰亂波及,但也延續了下來。”
“漢朝時,飛將軍的李廣這一支,便是其后人。”
“而另一支李氏后人,在后漢時遷往了遼東,成為遼東李氏的始祖。”
“之后為避戰禍,這支后人又遷往海東半島。”
“此時的李氏后人之中,出現了一個叫李成桂的人。”
“自幼智力超群,射術高強。”
“他推翻了當時的高麗王朝,將高麗國改名為潮咸國。”
“潮咸國共傳20代27王,歷時五百一十九年!”
“史稱,李氏王朝五百年!”
“什么?”
聽完蘇辰這番話,不光李書華跳了起來,就連一旁的朱遠征,也滿臉震驚。
“照你這么說,潮咸國,豈不是李氏祖先建立的?”
“這有什么好奇怪的。”
蘇辰聳了聳肩。
“我華夏自古強盛,文明遠超列國!”
“現在這些周邊國家,哪個歷史上沒有受到華夏的影響?”
“櫻花的首位天皇,是大秦術士徐福。”
“暹羅國的第三王朝的開國皇帝,叫鄭信,也是華夏人。”
“海東更不用說了,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附屬國和藩屬國。”
“其勢力更迭,自然會受到華夏的影響。”
聽到這兒,蘇辰擺了擺手。
“算了,不說這些了。”
“這些人雖然出自華夏,身負華夏祖先的血脈。”
“不過久遷外邦之后,他們的后人已經不再是華夏人了。”
李書華點點頭,平復下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