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家聯合組成了調查小組調查此事,事情的真相也慢慢浮出了水面。
在暴動發生的時候,印泥的統治者是被稱為國父的蘇嘎諾。
當年櫻花投降的之后,蘇嘎諾憑借自己的威望,出任了印泥島的第一任總統,受到當地人的擁護。
但是統治者除了威望,還有一樣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軍隊!
一個沒有自己軍事力量的總統,必然無法真正的壓制各方勢力。
所以當時整個印泥,一共被三股勢力所把持。
其中之一就是總統蘇嘎諾,而第二股勢力就是印泥軍方。
第三大勢力,則是印泥工黨。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印泥工黨的勢力很小,全部加起來不過不過幾千人的武裝,所以印泥軍方并沒有多在意,這才給了印泥工黨發展的機會。
為了遏制軍方的勢力,蘇嘎諾開始暗中扶持印泥工黨。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壯大,印泥工黨的成員不斷壯大,最后發展到了三百多萬人。
而那時的印泥工黨,也成為了毛熊、華夏之后的第三大葒色組織。
因為蘇嘎諾的扶持,印泥工黨變成了他最強力的軍事后盾。
這也使得蘇加諾后來的總統生涯中,能與印泥軍方分庭抗禮,一直維持平衡。
然而到了一九六五年前后,這種平衡卻不得不被打破了。
因為那時蘇噶諾已經步入晚年,必須要選擇下一任繼承者了。
那時候,蘇嘎諾與華夏和毛熊之間聯系密切。
光是華夏,他就出訪過三次。
在蘇噶諾的心里,其實早就有了決定。
他想將手中的權利慢慢移交到印泥工黨的手中,這樣就可以長期取得華夏毛熊這些國家的支持。
而且蘇嘎諾在卸任之前,還想做一件青史留名的事。
他想像當年華夏一樣實施土地革命,把集中在大地主手中的財富平分到百姓手中。
然而這件事被印泥軍方知道之后,瞬間就炸了鍋了。
印泥軍方把持印泥多年,就算蘇噶諾在任期間也是分庭抗禮。
這么多年下來,印泥軍中的將領大多都積累了龐大的田產財富,每一個都是名副其實的大地主。
如果真讓蘇噶諾這么做了,那軍方的利益勢必會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所以當時軍方的控制人蘇蛤托,謀劃了一場巨大的陰謀。
蘇蛤托示意印泥軍人穿上華夏人的服裝,到處施行犯罪,并且挑起事端。
因為當時印泥工黨里面以華裔居多,只要挑起了雙方的仇恨,就能很大打壓印泥工黨的勢力。
為了能徹底清除對手,蘇蛤托甚至下達了針對華夏人的獵捕令。
夏遠德這些無辜受害的人,其實不過是印泥幾大勢力斗爭的犧牲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