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聽你的
“能制裁人的只有人,我更愿意叫換代…”
“如果非要我給你個標準答案,那就是用后來者的人性,去制裁霸著位置不肯走的其他三家。”
這次林峰沒有再反駁了,因為確實如此。
王家只要開了這個頭,下面的十三家絕對要替補這個位置。
而十三家下面那群人也會是這個想法。
可有想法的人多了,位置卻很少的時候。
總會有人把目光放在其他三家身上,尤其是誰家到了任期換屆的時候。
絕對會大做文章,讓其無法連任,把位置空出來。
上面空一些,連帶下面會空出一片,也就是說,按這套邏輯。
新的四大家還會存在,不過就是從十三家里出了。
而下面的一些幾十個封疆大吏,自然就盯上十三家里空出來的四個位置。
人多位置不夠?那就把其他家也趕下去不就行了?
省級完了,又是市級,縣級,以此類推。
每一級都不缺乏想進步的黨政干部。
不要看4+13算起來是17位高官,以為只有17個人。
實則這是政權里17顆根深蒂固的大樹。
樹根一倒,枝枝葉葉都得死,騰出來的位置是成片成片的。
這也就是剛才所說的,活力與希望…
“那這,國內官場豈不是又要廝殺一片。”
“全部都在為了上位斗爭,還有幾個干部,能踏實下來替老百姓做事,替國家管理好群眾。”
林峰嘆息一聲,無奈的回應著。
楊詔寒卻笑了笑道:“治大國,若烹小鮮。”
“斗爭的過程中,有人以為人民服務與基調做政績,有人以拉政敵下馬給自己機會。”
“無論哪一種,對老百姓來說都是好事。”
“如果有能力,有政績,又沒被政敵搞下去的人爬上來。”
“給他更多的權力不是壞事,他會更好的運用手中權力去做正事。”
“為什么要從你們王家開始,因為你們王家這幾十年就是用這種方法。”
“底蘊發展的太快,不加以遏制,以后真成了一堂了。”
“但放在整體國家層面上,這套方法永遠都可以用。”
“軍人要活躍在火線上,才是一名合格的士兵。”
“政客要活躍在斗爭里,才是一名合格的領導人。”
“如果害怕火線,害怕斗爭,那我們大家回去抱孩子多好。”
“談何為人民服務,發展國家?”
林峰不說話了,也感受到歷史車輪從自己臉上碾過去的感覺。
這是必然要走的一條路,現在不走,以后還是要走。
而楊詔寒這個主任,不過是點了第一把火罷了。
說是胡家在集權,可集到最后自己也要被下面的人擠走。
這是必然的,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好了,今天就到這吧。”
楊詔寒雙手扶著膝蓋,起身就要離開。
“有沒有辦法,讓王家不做第一個?”
林峰最終還是開口了,不過這句話聽上去極其的幼稚。
楊詔寒側頭,笑著回應道:“有啊,王家二代以下全部辭官,回歸養父母家庭。”
“我可以讓王老六在任一屆,給他兩個兒子有接班的時間。”
“你愿意嗎?”
“其他人愿意嗎?”
“朱元璋殺淮西勛貴,還有一點是怕下一任鎮不住這群驕兵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