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縱即逝,自然不能錯過!
誰都知道,高育良是祁同偉的恩師,二人情同父子。
而高育良也是祁同偉在臨海布局的絕對支持者。
既然如此,那就敲山震虎,殺雞儆猴!
既避免了與高育良直接發生沖突,也能利用冒國生,蠶食掉祁同偉在臨海的影響。
消除祁同偉的經濟規劃,那就等同于側面在消除高育良的海東的影響。
如此溫水煮青蛙之下,伍衛紅也會重新向世人宣布,他這個市委書記,又回來了!
——同樣,他也給自己留了條退路。
既然沒有正面與高育良發生沖突,那么萬一日后秦書記反應過來了,迎來清算的時候,他也能有條退路。
不過是犧牲冒國生,用他來定罪的事罷了。
至于臨海的變革?
那和他市委書記有什么關系?他掌控的是海東全局,難道所有心思都能放在臨海,去故意為之嗎?
就算大家都這么認為,但也沒有證據,畢竟冒國生,就是沖刺在前方最顯眼的先鋒!
自己只不過是支持了冒國生在人事上的一些調整罷了,這本就是他市委書記的權力所在,何來有罪之說?
“要不說伍衛紅這個人,是條老狐貍呢。”
祁同偉大致琢磨透了伍衛紅的心思,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這一點,從當初海東市政府兩位大人物倒臺,而他卻毫發無傷也可見一斑。
這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從來不會給別人留下任何把柄,讓自己處于危險之中。
老師高育良實際上,已經是工于心計的老狐貍了,可之前畢竟還是學院派系,缺乏了地方上政治博弈的經驗。
在面對上伍衛紅的反擊時,也顯得一時之間,沒有緩過勁來。
這一點,從電話里高育良略顯低沉的聲線,也能窺見一二。
“同偉啊,我給你的建議,是最好不要來趟臨海這灘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