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文接過方子就告辭了,時間差不多,她得回去準備晚飯了。
李文娟看著她離開,嘆了口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我們家老孫,看繼軍不上學,就想讓繼東也回家,準備春天的征兵。”
“當初安排他倆念書的時候費老鼻子勁,現在好不容易念上了,又讓他們退學,哪有這么干事的?就算繼東成績不如繼軍,那有文化也總比沒文化強,歲歲你說是不是?”
云歲歲點頭,“是啊,繼東還小,上完高中再入伍也一樣。”
還有別的原因,只是她現在不方便說。
孫繼東今年入伍,明年開戰就得上戰場,十六七歲,毛都還沒長齊呢。
槍炮無眼,一個啥都不懂的新兵蛋子,再厲害能厲害到哪去?
萬一有個好歹,那老孫和文娟嫂子哭都不知道朝哪哭。
再說了,馬上就要開放,文化教育會越來越受重視,再也不是一身戎馬打天下的時候了,軍人也需要有文化。
就算孫繼東在明年的戰爭中幸運地毫發無傷,就憑他這高中肄業的文化水平,想要往上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有軍功。
可軍功也不比考大學簡單吶!
就算是顧鈞,那也是刀山火海好幾次命懸一線才走到現在的地位,未來國家強盛起來,哪有那么多機會給他立功?
李文娟不知道這些,但她打心眼里不想讓孩子跟他爹一樣,大老粗一個,拿命去拼才能養活一大家子。
她鄭重地點點頭,“我和你想的一樣,等老孫回來我就跟他說,堅決不能讓繼東退學!”
云歲歲笑了笑,正想問晚上吃什么,她準備食材,就聽樓下有人道:“呀!英子,你咋這么早就出院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