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首道:“皇阿瑪,和悅實難理解,若心存善念,何必捕此可憐小狐;反之,若始為捕獵,又何輕易放之?
豈非自相矛盾乎?”
且圍獵之事,難免有人受傷,尤其是此冰天雪地之境,受傷之白狐,恐真生死難測、命懸一線矣。
見蘭馨漸復神智,乾隆亦沉思起來,和悅遂不再多。
蓋皓禎行反復無常,令其聯想起一詞——虛偽。
雖以此詞形容一僅十一歲之少年,似有不妥,然古時有多人早熟,故和悅不懼以最惡之念度之。
而事實亦如和悅所料。
只見乾隆面色沉凝,心中愈想愈覺不對,莫非碩王與皓禎父子,乃故意欺朕乎?
虧得朕前有欲將公主許配彼家之念,實可惡至極!
思及此,乾隆忍不住恨恨啐了一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