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朱懷不愿過多與老黃頭討論,并非有意隱瞞,只是覺得沒有必要爭論。
朱元璋專注地凝視著朱懷,那張堅毅的臉龐酷似他的長子朱標,甚至連眉宇間的神態都有幾分相似之處。
朱元璋猶豫起來,心中一陣緊縮。
這個年輕人確有過人之處,這般出色的分析能力,令朱元璋禁不住連連稱贊!
近兩日,朱元璋料理了朱標的身后事,接下來便是要考慮立儲的問題。
他已六十三歲高齡,未知還能活多久,大明江山亟需新的接班人。
他自行訂下了規矩,大明儲君必出于正統嫡系。
如今,太子朱標已故,按禮法而,唯一合法的繼承人選似乎只有孫子朱允炆。
當然,嚴格來說,另一個孫子朱允熥也有資格成為合法繼承人。
因為在那之前,朱允炆并非嫡子身份。
朱元璋并非沒有考慮過朱允熥,但這孫子實在讓他看不上眼。
朱元璋喜歡有擔當、有責任感、有孝心的繼承人,而朱允熥卻性格懦弱,讀書不成,且膽小怕事,面對朱元璋連話都說不清楚,這樣的孫子,他又怎能把江山交到他手中?
倘若眼前這個少年,真如傳聞所,是從九年前的棺槨中爬出,從鐘山帝陵破土而出,
朱元璋心頭一緊,思緒萬千。
“老黃頭,你怎么了?”朱懷疑惑地詢問。
朱元璋抬起眼簾,徐徐說道:“孩子,陪朕出去走走,可好?”
朱懷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此時老爺子正處于極度哀痛之中,出門走走、排遣一下心情,自然是件好事。
“走!”朱懷干脆利落。
這股直爽勁兒,倒真是像極了自己!
朱懷攙扶著朱元璋走出秦淮河邊的小院,順著秦淮河,朝著大明宮的方向緩步而去。
越是接近大明宮,本應遇見的達官顯貴卻一個不見。
原因無他,只因錦衣衛早已在此清場!
路上異常冷清,朱懷不禁好奇地問道:“這一路上怎么沒看見幾個人?”
朱元璋開口詢問:“是不是都去悼念大明太子了?”
朱懷應聲回應:“啊,我險些忘了此事。”
兩人已并肩立于宏偉莊重的大明宮城門前。
盡管這座城門氣勢非凡卻不顯奢華,朱元璋崇尚節儉,不愿耗費財力與民力,令皇宮過于金碧輝煌。
從遠處望去,城門的樟木立柱上,不少紅漆雖已斑駁剝落,卻始終未重新粉飾。
朱元璋的生活態度與普通百姓無異,凡實用之物,能省則省,不必刻意購置新品。
“孩子,你想起了什么嗎?”
朱元璋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緊張,小心翼翼地注視著朱懷。
他今天特意帶朱懷來到此處,正是期望通過重現舊景,激發朱懷的記憶!
事關大明皇太孫的重大事宜,他必須萬分慎重對待!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