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懷引出話題:“先生是否聽說過‘再分配’的概念?”
劉三吾對這一陌生名詞感到困惑,搖頭表示未曾聽聞。
作為一位大儒,劉三吾并不會因對方年輕而輕視他的觀點,在學問面前,他始終保持敬畏之心,真正踐行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品格。
朱懷解釋道:“推翻一個政權之后,天下的土地、財富、房產、廟宇等資源,都會進行重新分配。”
劉三吾茅塞頓開。
朱懷接著指出:“但隨著國家安定,供應朝廷財稅的土地,是否真正做到每一塊土地都在履行納稅義務呢?”
“我朝之所以缺錢,并非由于農耕技術落后,而是因為大量農田經過再分配或兼并后,落入士紳豪強手中。”
“他們絞盡腦汁逃避朝廷征收的賦稅。”
“國家太平尚且還好,一旦遭遇戰爭、災害、疫情等危機,每次災難過后伴隨而來的都是新一輪的土地再分配,長此以往,國家財政豈能不陷入低迷?”
朱懷輕啜一口茶,又為劉三吾斟滿一杯。
這一切,劉三吾看在眼里,但他此刻已無暇贊賞朱懷的溫文爾雅。
他正在細細咀嚼朱懷的話語中蘊含的深意。
這些論雖然直白,卻句句戳中了帝國華袍下掩蓋的種種弊端。
他當然知曉帝國疆域內,除了隱瞞的土地之外,甚至還有大量戶籍人口未曾公開。
這是一項浩繁而錯綜復雜的任務,艱巨到即便是朱元璋傾盡二十四載光陰,也未能完全理清脈絡。
開放海洋貿易實屬無奈之舉,然而朱元璋亦不愿自我食,故而在海禁政策上只得逐步放寬,期待有人能夠理解他的苦衷。
然而,無人愿意支持朱元璋!
抑或他們心中明白,卻選擇了沉默不語。
為何如此?
只因海禁一旦實施,走私行為反而能讓他們從中獲取更大的利益!
就在這一瞬的靜默間,外面傳來一陣笑聲。
“恐怕不只是土地兼并那么簡單吧?那些隱藏的人口呢?佃農是如何逐漸壯大的呢?”
“隨著人口的增長,你提到的資源再分配問題,只會日益加劇。”
“小伙子,你看待問題倒是一針見血!”
見到老黃頭,朱懷趕忙奔過去攙扶:“老爺子什么時候來的?”
朱元璋笑著回應:“在外頭坐了一會兒了。”
朱懷板起臉孔:“胡鬧!這么大年紀了還偷聽別人講話,萬一摔著腰怎么辦?”
此情此景,簡直如同一個普通的孫子在教訓頑皮的祖父!
劉三吾不禁愕然張嘴。
剛才聽到朱懷那番鞭辟入里的分析,他尚能保持鎮定,此刻卻有些失態了!
這完全是家庭式教育嘛!一名子孫在教導當今皇上!
劉三吾心跳加速,目不轉睛地觀察著朱元璋的反應。
然而,朱元璋非但未生氣,反而笑了起來:“行了,就這一次,下不為例。”
劉三吾內心忍不住暗嘆:
一貫強硬的朱元璋,到老了竟被孫子教訓了一頓?
這對他固有的認知產生了極大的沖擊!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