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仍有零星小雨,但已不算太大,朱允炆還是堅持買了一把油紙傘,為朱元璋遮擋,以防他受涼。
兩人邊走邊聊,朱元璋的腳步忽然停下。
“爺爺怎么了?”
朱允炆疑惑不解。
順著朱元璋的目光望去,只見前方有個少年公子哥,手中提著半筐饅頭,正氣沖沖地分發給眼前的流民。
“吃吃吃,都別搶!誰敢搶,老子讓他餓肚子!”
“那個小胖子,你給我滾回來!瞧你這身肉,還貪心地拿倆饅頭,你以為我這錢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辭犀利的正是朱懷。
甫從轉運司衙門走出,懷中揣著新增的財富,目睹長安街頭蜂擁而至的眾多流民,遂購置了一批白面饅頭施舍。
他并非圣賢,然見到那一雙雙無助且饑渴的眼神,內心不禁泛起漣漪。
遙想當年自己,與眼前的他們又有何異樣?
穿越至這個陌生的時代,舉目無親,尚未取得戶籍,他所渴望的,不過是路遇貴人賞賜的一個饅頭而已。
起初,朱懷認為這個世界與后世一般,同樣充斥著冷漠與無情。
直至在鐘山腳下,一對農夫夫婦贈予他一碗熱飯,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
直至一位云游道士,疼愛地收留了他,即使后來的日子窮困潦倒,但朱懷心中的堅冰已悄然消融。
然而,朱懷深知,對待這些地位低下的流民,和顏悅色往往無效。
因此,他才這般無所顧忌地破口大罵。
然而,即便遭受辱罵,在這些流民眼中,并未看見憤怒,反而是發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那被朱懷一腳踹在屁股上的小胖子,滿臉污垢,看上去也就七八歲年紀,他嘿嘿傻笑,卻規矩地放下了一個饅頭。
朱懷再度厲聲責罵:“你的手跟摸過糞似的,誰知道你還摸過什么,饅頭你自己拿著!滾遠點!”
小胖子滿心歡喜地拿起另一個饅頭,得意洋洋地揮舞著手,示意自己有倆饅頭。
他那臟兮兮的臉龐洋溢出燦爛的笑容,不住地點著頭表示感謝:“謝謝大哥哥,謝謝大哥哥。”
面對蜂擁而至的一大群流民,朱懷并非慈善家,也無法全部解救于水火。
這些事情,本應由朝廷官府負責解決。
但他心中好奇:“你們到底怎么了?為何突然間有這么多流民出現?”
小胖子趕忙回應:“我們都是淮北人,最近連日下雨,黃河潰堤,村子被淹了,只好出來討口飯吃。”
朱懷聽罷,看著眼前這一大片流民,大聲宣布:“只收一百個!我只需要一百個人,鹽山那邊缺勞力,一天五個銅板,饅頭管飽,想去的,趕緊滾去鹽山找方老五報名!”
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朱懷能做到的僅是各取所需。
話音剛落,一群流民如鳥獸散般奔向鹽山。
“皇祖父,此人難道不知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嗎?他如此慷慨施舍他人,看似做了件好事,但流民這么多,他又能夠拯救多少呢?
“眼下這些人對他感恩戴德,可其他未能得到溫飽的流民,會詆毀他、咒罵他,如此得不償失之事,他為何執意去做?”
朱允炆不解地搖了搖頭。
見老爺子久久沒有回應,他好奇地看向朱元璋。
卻見朱元璋的眼中燃燒起熊熊怒火,厲聲道:“至少他在行動!那你呢?”
“是不是被黃子澄那些人把你教壞了?滿口仁義道德,高高在上地指摘別人,實際上自己屁事不干!”
朱允炆心頭猛地一震。
這是皇祖父第二次對他發火了。
可是,自己明明沒說錯話啊!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