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揮手打斷:“不必多慮,皇孫并未喪生,而是在外安然生活,你們的任務便是忠誠于太孫,不該透露的勿,不該詢問的勿問,將來再見我時,只當作普通百姓對待,明白嗎?”
這兩位雖身為武將,卻非愚鈍之人,盡管他們被皇上調離皇宮深處,但他們深知,此舉并非懲罰,更非貶謫!
“領旨!”
兩兄弟拱手同聲應諾。
朱元璋接著說:“退下吧,至秦淮河邊第三家,如何拜入門下,自己找個借口。”
“遵命!”
朱懷回到了秦淮河邊的住所。
早先的鹽山事件讓他意識到,僅憑一個方老五這樣的退伍老兵,并不足以倚仗。
畢竟對方只是個普通士兵,許多事情缺乏那份果決和堅韌。
隨著自家產業日益壯大,當前的人力資源愈發顯得捉襟見肘。
砰砰砰。
房門被敲響,朱懷按捺住思緒前去開門。
映入眼簾的是兩名威猛的大漢,看其筆直的站姿,顯然是軍旅出身。
廖鏞、廖鉞見到朱懷,瞬間愕然,甚至不假思索地喊道:“大爺?”
因朱雄煐在朱標后代中排行首位,東宮的護衛們都習慣稱朱雄煐為大爺。
大爺?
這兩人眼神有問題不成?
朱懷回應:“我不是你們的大爺,你們去隔壁找找看老王是不是你們大爺。”
他做出要關門的動作。
兩兄弟這才想起老爺子的囑咐,連忙穩住門扇,恭敬地問道:“可是朱公子?”
朱懷確認道:“哦,認得我?”
兩兄弟答道:“在下廖鏞、廖鉞,受人委托,特來投奔朱公子。”
朱懷正欲婉拒,但在聽到二人的名字時,他微微一愣。
這兩兄弟的名字,他有所耳聞,是一對令人欽佩的忠良孝子。
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功后,下令誅殺方孝孺十族,嚴禁任何人收殮方孝孺遺骸。
正是這對兄弟在朱棣入城之際,奮勇抵抗,身受重傷。
朱棣因其二人的忠肝義膽,赦免了他們,然而后來他們仍不顧生死,為方孝孺收斂遺體,此舉徹底激怒了永樂皇帝,將他們斬殺于市井之中。
這件事在朱懷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朱懷打量著兩人,思考片刻后說:“我不過是個商人。”
廖鏞嚴肅回答:“公子不必過謙,公子的高尚情操,我兄弟二人有目共睹,公子在集市接納眾多流民,這份仁心足以光照千秋,如今雖為商人,待時機成熟,必能如大鵬展翅,直上云霄!”
廖鉞附議道:“公子事務繁多,恐一人難以應對,我兄弟既然決定投靠公子,定當全力協助料理各項事務。”
“公子盡可放心,我們受人之托,絕無二心。”
咦?
朱懷剛才忽略了這幾個字,受人所托?莫非是老黃頭?
既然這兩人是老黃頭派人前來相助,朱懷便放寬了心。
“好!”
朱懷也不忸怩,路途遙遠才能驗證馬力,日久方能看清人心,是否真誠,還需慢慢考察,同時也檢驗一下老黃頭識人的眼光!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