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輕嘆一聲:“唉,孩子,你一日未正式成為太子,一日都不能放松。只要皇祖父還在,你就一刻都不能松懈!”
“要知道,你下面還有個朱允熥,他同樣是嫡子,且有淮西武臣的支持,這太子之位是否屬于你,如今尚不明朗。”
朱允炆困惑不解:“若大哥仍在,我或許還需處處小心,可如今大哥已故,老三又笨拙木訥,皇祖父怎會看重老三呢?”
呂氏望著自己單純的兒子,滿臉慈愛地捏了捏朱允炆的臉頰:“孩子,你還是太天真了。”
“不過,最近皇祖父行為頗為異常,時常離宮,你要找個機會問問皇祖父外出所為何事,若是體察民間疾苦,你務必爭取陪同前往。”
朱允炆疑惑地問:“為什么呢,娘?”
呂氏佯裝嗔怒:“你真是個傻孩子!你陪皇祖父外出,關鍵不在做了什么,而在朝廷官員的眼中,這傳遞出的信息是截然不同的,明白嗎?”
朱允炆點頭答應:“明白了,孩兒一定銘記娘親的教誨。”
奉天殿內,
朱元璋望著孫子朱允炆遠去的身影,心中愈發矛盾掙扎。
也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同樣是個孝順的孩子啊!
他搖頭,端起一碗普通的寬面,嘗了一口。
咦?
朱元璋臉色微變。
這鹽的味道不太對勁!
朱元璋自幼出身農家,對平民百姓家中食用的柴米油鹽尤為敏感。
這鹽似乎雜質減少許多,入口感覺更加細膩順滑!
“來人!”
朱元璋問道:“這鹽是怎么回事?”
“皇上,此乃都轉運鹽使司從一位商賈手中購得的新鹽。”
者乃是朱元璋身邊的貼身太監,喚作陳洪。
陳洪侍奉朱元璋已有十載光陰,無人能及他對朱元璋心思的理解,此刻他已早早地將一小撮鹽粒置于朱元璋的書案之前。
朱元璋捻起鹽粒,品味片刻后,眼神漸顯迷離。
“好鹽矣!”
“這鹽之冶煉技藝,令都轉運鹽使司務必為朕購回,無論何價,皆可承受!”
“老奴領旨。”
黃大人安好!
秦淮河畔的一處宅院內。
朱懷再造千斤精鹽后,再度駕著牛車前往都轉運鹽使司。
如今囊中有余財,他自然不愿再親手制鹽勞作。
今日鹽貨售罄后,他打算前往市集購買一批賤籍流民來協助擴大生產。
這些流民因無戶籍,只得尋找東主依靠,然而一旦歸附于東主,其生死便由東主任意處置。
這也正是朱懷當初不愿依附于他人之處。
沒有比這些流民更為可靠的勞動力,因此朱懷并不擔憂技術外泄。
自轉運司走出,朱懷手中又添了近四百兩白銀。
然而他剛剛離去,
一名身著緋紅色官服的官員即刻尋至轉運司都事身邊,附耳低語兩句,使得轉運司都事瞠目結舌,不由得多望了幾眼朱懷遠去的身影。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