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已至,戶外刮起了風。
深秋時節,天氣漸涼。
朱元璋隨意披上外衣,專注地審閱著奏折。
這樣的場景曾在自家書房中呈現,只是人物角色互換。
那時是朱懷在審批奏折,老爺在一旁指導。
而今卻是朱元璋親自批閱奏章,朱懷則靜靜地坐在一旁觀看。
他心中泛起一陣恍惚,尤其是看到朱元璋一絲不茍的樣子,不禁對他多了幾分敬意。
平常這位老爺子是個平易近人的老頭,然而批閱奏折時那份認真的一舉一動,卻自然流露出一種難以表的威嚴!
朱懷忽然產生了好奇心。
皇帝批閱奏折會是什么情景呢?
是否會有幾位貼身侍女服侍在側,不時送上果盤,又適時為皇帝磨墨?
朱懷思緒飄得很遠。
朱元璋并未抬頭,對朱懷說道:“集中精神,用心看,好好學!”
哎呀?
這老頭眼神真犀利,自己稍一分神就被他察覺了?
朱懷仿佛回到了現代課堂被老師抓現行的模樣,尷尬地笑了笑。
“把燈火撥亮些,你這么趴著看,小心傷了眼睛。”
朱元璋開始教導起來。
朱懷不懂如何調整燈火,朱元璋微微挺直腰身,起身拿起一根長長的銅針,在粗大的蠟燭上細心挑去雜質。
“一個國家就像這根蠟燭,要想讓它光亮,就必須去除多余的糟粕。”
朱元璋一邊剔除蠟燭中的雜質,一邊向朱懷傳授心得。
朱懷若有所悟,點頭贊同:“確實如此。”
“老爺子,您見過皇上批閱奏折嗎?”
朱懷突發奇想地問道。
朱元璋疑惑地看著朱懷:“為何有此一問?”
朱懷帶著向往的神情說:“我在想象,皇上批閱奏疏時,是不是周圍有太監、宮女伺候著,夏日送涼風,冬日暖爐火,頗有那種‘醉臥美人膝,醒握天下權’的韻味,想想就覺得美滋滋的。”
朱元璋聞嗤笑一聲,沒好氣地責怪道:“胡扯!”
他走到不遠處,端來一杯溫熱的蜂蜜水,泡成了一壺茶,遞給了朱懷。
朱懷趕忙接過,道謝:“謝謝老爺子。”
朱元璋擺擺手,隨后解釋道:“我告訴你,即便是皇上批閱奏疏,也不允許旁人在場觀看的。”
“這是國家重務,容不得半點馬虎,旁邊多個人只會令你分心,要那么多伺候的人做什么?皇上并非那種養尊處優的人,什么‘醉臥美人膝’,你這小子凈瞎想!”
“選擇了行使權力,就得承擔相應的責任,皇上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