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優秀之人,應當始終關注其優點。
朱元璋同樣在關注著朱懷的表現。
他期待看見這兩個年輕人相遇碰撞,會激起怎樣的漣漪。
朱懷微笑回應,拱手行禮,辭謙恭:“在下朱懷,拜見解大人。”
解縉對此類繁文縟節并不在意,對朱懷直:“在下讀過你的《臨江仙》一詞,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解縉品味一番贊道:“在下最喜歡其中那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不知多少英雄豪杰,都成了后人的笑談,實乃我大明王朝的一大憾事。”
劉三吾想到李善長的事情,心中驚駭不已,這個愣頭青,該不會要在皇上面前議論這個事情吧?
他剛欲上前勸阻,卻被朱懷擋在了身前。
“解兄,似有心事縈繞心頭?”
解縉微微一笑:“無不可告人之事,朱兄不妨靜聽拙見。”
他認為,朱懷同樣是才情出眾之人,能寫出《臨江仙》這般詞作的,也必如他自己一般,眼中無人。
盡管劉三吾在一旁以咳嗽示意,解縉卻置若罔聞。
他轉向朱懷:“對于李公善長,朱兄想必并不陌生吧?”
“李公乃是我大明文化界的翹楚,為朝廷鞠躬盡瘁。”
“然而,當下世事顛倒黑白,竟將李公一門盡皆誅戮。”
“我為李公分辨曲直,李公不僅曾是大明的公爵,更是皇家血脈,與陛下本為一體。”
“試問,若李公真有謀逆之心,何須依附胡惟庸?再者,即便胡惟庸謀逆成功,李公也不過仍為一介臣子,又能從中得到何種利益呢?”
“因此,在下懇請陛下重振李公名譽,以免天下士人寒心,又有何不對呢?朱兄,你覺得如何?”
解縉直不諱,即使周圍尚有他人在場,他也毫不畏懼。
朱懷現在知道了,為何老黃頭稱其為人耿直?
如此行,何止是耿直,簡直是不要命了,倘若有人將他的話曲解后傳到皇上耳中,這小子有幾個腦袋夠砍的。
劉三吾在旁聽著,不禁膽戰心驚。
這愣小子,你知道你現在面對的是誰嗎?
他是洪武帝!
是當今皇上!
他竟敢當著皇上的面說出這樣的話,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朱元璋默不作聲,捧著茶壺,得意洋洋地擰開杯蓋,還特意在劉三吾眼前晃了晃,更顯自負神色。
仿佛在說,這茶壺,你可見過?
老爺子品了一口茶,悠然自得地看著朱懷將會如何回應。
朱懷冷淡地瞥了眼解縉:“這就是被譽為江西神童的見識嗎?”
“我看,也就僅剩一個‘童’字了,‘神’字卻無處可尋。”
朱懷的話充滿諷刺,猶如利劍刺向解縉的自尊。
解縉臉色漲得通紅,憤怒地瞪著朱懷!
他本以為朱懷會像自己一樣,一同指責皇上的不公,指責皇上的昏聵,誰知朱懷竟是如此回應!
原本他以為朱懷和自己同類,此刻卻猛然發現自己判斷失誤。
就如同一個少年,將全部的情感寄托在對方身上,卻愕然發現對方是個負心人,是個花心大蘿卜,這大概就是解縉此時的心情。
“坦白講,你真是不懂感恩。”
朱懷再次出擊,直擊解縉痛處。
朱元璋看著朱懷,露出會心的笑容。
解縉這種孤傲之人,確實需要有人適時敲打一番,就看看咱們這位皇太孫是如何教訓他的吧!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