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趙惠妃的府邸。
“小兔崽子!”
“朱棟你這個混賬東西!你是不是要上天了?”
“這黃瓜是你父皇賞賜給娘的,你全吃光了?連根黃瓜蒂都沒留下給娘?小畜生!不孝子!娘打死你!”
“哎呀!娘!別打別打,我好久沒吃到黃瓜了,我,我我我這就給您再買去。”
這句話一出口,趙惠妃更是怒火中燒!
“你這家伙亂說什么!五谷不分的混小子!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你以為你會施展仙術,能讓冬日結出黃瓜嗎?”
“給我站住!我要教訓你一頓!”
“娘,別打了,別打了啊!”
“嗷嗚嗷嗚!痛,痛死了!”
冬梅傲霜綻放,吉祥之兆源自海外。
次日清晨,晨曦蒙蒙,寒氣透骨。
天剛破曉,吏部、兵部及戶部的三位尚書大人,已在戶部的辦公場所早早匯集。
三位高官前夜歸府后,徹夜研討驛站改良方案,直至深夜。
終于,在今日清晨敲定了實施策略、獎懲規則以及監管機制。
任何一項改革舉措,都不是輕易決定的。
盡管朱懷提出的建議有利于國家民生,但正如朱元璋所,若缺乏有效管控,再好的初衷也可能逐漸走向腐敗。
驛站的細微變革雖算不上震撼朝野的大事,至少未觸及大明的根本體制,也沒有觸動各階層的利益根基。
然而即使是這樣的改革,也需要大明的權臣們如此慎重對待,更不必說其他的各項重大改革了。
自古以來,改革無小事。
戶部衙門外。
戶部郎中黃盛甫一到崗,就碰到了幾位宮人,他們手中提著一籃黃瓜走來。
黃瓜?
他心中暗感驚訝,聽說這是皇上的賞賜,戶部郎中黃盛立刻接過了籃子,道:“公公,讓我來吧。”
不久,他便來到了傅友文的辦公室。
傅友文得知黃盛前來,起初并未特別留意,仍與詹徽、茹太素討論著郵票發行的問題。
黃盛作為傅友文的學生,恭敬行禮,口中稱:“學生拜見恩師。”
傅友文聞聲,神情稍顯嚴肅,聲音也顯得深沉:“此處不必稱呼恩師。”
“是,傅大人。”
黃盛微笑回應:“下官此次前來,是要帶來一個好消息。”
“哦?”
傅友文抬眼望去,只見黃盛懷中抱著某個東西,但由于其官服袖子較長,遮住了部分視線,一時看不清楚是什么,便問:“何事?”
“傅大人請看。”
黃盛雙手舉起黃瓜。
這一舉動如同重錘一般,重重地擊打在傅友文心頭,傅友文臉色瞬間變化,他驚呼:“黃瓜?”
不僅是傅友文,旁邊的詹徽和茹太素也同樣震驚:“新鮮的?從哪來的?”
黃盛答道:“皇上賞賜給各位大人,以此慰問各位的辛勞。”
嘶!
皇上竟然種出了黃瓜?
他們都知道皇上在后宮辟有兩畝菜園,閑暇時喜歡親自耕作,卻沒想到寒冬臘月竟能種出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