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
張有德開口問道:“師父臨終前十分看重這位名叫朱懷、編撰《道德真經集注》的人,他真的如此出眾嗎?”
李朝行搖頭表示不知:“雖然師父對他評價極高,但若有機會相見,我等理當前去恭敬相待。”
張有德點頭稱是:“正是如此!”
昨夜雪滿天,今晨一片潔凈潔白。
爺孫二人早早用罷早餐,朱元璋的心情顯得格外沉重,似乎尚未從某種情緒中走出,在用餐完畢后便徑自離去。
朱懷目送朱元璋離開,獨自坐在書房陷入沉思。
昨晚朱元璋向他剖析了各地藩王的形勢格局,如今朱懷對北疆九大塞王的勢力分布已了然于胸。
其中最具威脅性的,正如史書記載的一樣,唯有駐守北平城的朱棣一人!
目前寧王還未赴大寧就藩,一旦抵達,朱棣必定竭盡全力與其接觸。
倘若這兩兄弟聯手,北疆無疑將成為朱棣的天下。
眼見即將步入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說,洪武帝只剩下六年光陰了。
當洪武帝駕崩之后,朱棣勢必將發起靖難行動,屆時天下形勢必將急劇動蕩。
那時,我該如何自處?
自從朱標去世后的半年里,朝廷尚未公布任何有關立儲的消息。
朱元璋對此也守口如瓶,諱而不。
他曾嘗試著向朱元璋探尋,詢問洪武帝是否屬意朱允炆繼位。
然而,朱元璋的回答頗為神秘,他表示洪武帝傾心的繼承者另有他人。
那會是誰?
但他明白,朱允炆定會運用他的手段,最終登臨皇位。
此外,一旦進入洪武二十五年的節點,藍玉等淮西將領的命運是否會步歷史后塵?
這批淮西將領,將是他手中的重要籌碼,雖然僅限于和平時期,但在應天府內,他基本可以無所顧忌。
然而他深知,現下雖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涌,北疆和京師兩地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暫時寧靜。
一旦洪武帝離世,真正的風暴才會降臨。
盡管他已幫助藍玉他們幸免于難,但是未來呢?
一旦朱允炆登基,他能容忍這些與他對抗的淮西將領嗎?
難,真是難啊!
他按了按太陽穴,不禁苦笑。
狗系統!
就現在這個情況,皇帝這個目標怎么可能達成啊。
這不是開玩笑嗎?
越是深入了解明初的局勢,越是長期陪伴在朱元璋身邊,他就越發感到前方道路迷茫。
反叛?
朱棣在北疆苦心經營十數載,才有膽量與朱允炆抗衡。
他又有什么?
憑什么呢?
正當他陷入困境時,馬三保敲響了門扉:“爺,門外有一位貴公子求見。”
“誰?”
朱懷困惑不解。
馬三保答道:“他說與您相識,未留下姓名,是否要趕走?”
朱懷擺擺手:“不必,我自己去看看。”
不久后,他來到了前院。
門口站立著一位公子,一手負在背后,目光炯炯地看著朱懷:“我們曾見過,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