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里,朱元璋稍微寬慰了一些。
朱懷摸了摸頭,看著朱元璋,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問道:“老爺子,您問這些做什么?朝廷打算出海嗎?”
朱元璋先是點頭,接著又搖頭。
朱懷不解地問:“這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解釋道:“確實有想法,但是要出海就需要大船、武器裝備以及士兵等等,而這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
“即使我們同意,又有何用?朝廷上肯定會有人持反對意見。”
朱懷趕緊追問:“皇上是什么態度?”
朱元璋回答:“皇上的想法跟我們一樣。”
朱懷又提議:“那為什么不控制住孔訥,讓他站出來支持咱們呢?”
老爺子無奈地笑了笑:“這不是道德禮儀的事情,這是關乎國家的大事,他懂什么,他又有什么分量和資格參與到這件事?”
朱懷想了想,覺得確實是這么回事。
朱元璋看著朱懷,笑著說:“不過這件事也未必沒有轉機。”
朱懷疑惑地問:“啊?”
朱元璋接著說:“你跟藍玉他們認識,去找他們聊聊,讓他們這些武士支持出海。”
“如今朝廷就像一鍋粥,哪邊熱度高,皇上就會選擇那一邊,明白了吧?”
老實說,朱懷對此并不太明白。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腦袋:“傻小子,這種事情,皇上會主動同意嗎?如果失敗了,誰來承擔責任呢?所以說皇上只能半推半就,成功了,那是皇上的功績;失敗了,臣子們就得代替皇上背黑鍋,這點你看不明白嗎?”
朱懷聽了更加迷惑了,“可是老爺子,您之前不是說過皇上要有無所畏懼的精神嗎?”
朱元璋答道:“那也要懂得變通啊!有開拓進取的精神固然很好,但這種事情必須講求策略,嗯哼。”
朱元璋嘆了一口氣,表示自己妥協了。
這是他執政以來第一次承認自己服軟。
實在是因為此事關系重大,穩妥起見比較好。
朱懷點了點頭,說:“噢。”
他覺得老爺子考慮得太多,既然手里有權,何必害怕這些事情呢?
歷史上的開疆拓土,哪一次不需要付出鮮血的代價?
當然,朱懷還不清楚那些封建守舊勢力的強大,比如在古代西方,有人僅僅因為提出了日心說就被活活燒死。
想要改變人們的觀念,在這個時代來說,始終是最難的事情。
你自己或許看得清楚,但旁人可能并不會理解你,甚至還會指責你離經叛道,說得嚴重些,就是危害國家社稷,應當判死刑!
“對了……”朱懷話音未落。
傍晚時分,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騫匆匆趕到應天府大明宮前。
他望著這座莊嚴肅穆的大明皇宮,心中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