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嘆了口氣,輕輕撫摸著哭泣的孫子的腦袋,向朱元璋和湯和解釋:“這是自家的孩子,哪個舍得打?但有些事情,不得不教訓一下!不教訓他,他就不會記住教訓!”
老人的眼神深沉而堅定:“他們這一代,會在和平的時代長大;但這份和平的局面,是我們大明皇帝和無數犧牲的漢族子弟為他們爭取來的。”
“你聽聽這小子說了些什么話?他要和蒙古人學武藝?這算怎么回事?”
“我們大明有多少英勇的將士!好好學自己的功夫不好嗎?偏要去學這些外族的玩意兒有什么用?”
朱懷聽著,不由得感概萬分。
確實,長久的和平局面,必然會讓不少人開始好奇并追捧外來文化,這無可厚非,但如果真的爆發戰爭,又有誰能指望那些外族來拯救你們呢?
能夠真正救你們于水火之中的,永遠是我們的同胞!
朱懷輕聲地問,一邊摸摸小孫子的頭:“爺爺打你,很疼嗎?”
小孫子含淚點點頭。
朱懷接著說:“你知道爺爺為什么打你嗎?”
小孫子搖了搖頭。
朱懷解釋道:“因為你爺爺的很多朋友、親戚、老鄉,都喪命在這幫摔跤的蒙古人手中。”
“所以你爺爺感到痛心。”
“別怨恨你的爺爺,他做得并沒有錯。”
朱懷微笑著,從懷里掏出一顆軟糖,遞給孫子:“拿著吃吧。”
“謝謝哥哥。”
朱懷站起來,對著對面的老者深深鞠躬,語氣尊敬地說:“大爺,對于家里孩子的教育,不一定非得動手教訓,您睡前多給孩子講講你們那個時代的那些故事,孩子不就都明白了嗎?”
那位年邁的老者愣住了,臉上露出一絲羞愧,邊揉著吃糖的小孫子,邊對朱懷說:“小伙子說得對啊!我們笨,沒想到這點,一著急就想動手打。”
“您說的是對的,我們明白了,以后得多給他講講咱們當年受過的苦日子。”
老者瞥了一眼朱元璋,又看向湯和,最后對朱元璋說:“老哥,你的大孫子將來必定會成為我們大明朝的驕傲!”
朱元璋滿臉喜悅地回答:“那肯定錯不了!”
朱元璋有些好奇地問:“不過您是怎么知道他是我孫子的呢?”
湯和也同樣好奇,為什么這位耄耋老者一眼就能看出朱元璋和朱懷是爺孫關系?
他們這個年紀,說不定也是朱懷的爺爺輩呢。
這時,老者笑著說:“這是因為你們長得像啊!我就隨便猜了一下,應該沒錯吧?”
朱元璋樂不可支:“沒錯沒錯!說得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