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進京是件大事,他們全家加上隨從要有上萬人,沿途官府免不了要盡力款待。”
“現在各地官府都不富裕,他們進京祝壽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滋擾地方,加重百姓的負擔,那就成了災禍了!”
朱懷頗感欽佩地看了老爺子一眼。
老爺子始終把百姓的利益擺在首位。
朱懷笑著說:“老爺子,您這是多慮了,您又不是皇上,怎么知道皇上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也許皇上會很高興也說不定。”
湯和搖頭道:“不會的。”
“啊?”
朱懷摸了摸頭,“為什么呢?”
湯和無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因為你家老爺子,了解皇上啊。”
朱懷聳聳肩,一副無以對的樣子。
老爺子又不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蟲,這種事情他怎么可能知道?
想了想,朱懷又說道:“其實也不是完全不可以。”
“只要規定好藩王進京的標準,沿途中都走驛站,并且明確驛站接待的禮儀,這樣也就沒什么問題了。”
“我聽說,自從藩王就藩后,似乎再也沒有機會與皇上團聚了,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誰知道皇上什么時候就會駕崩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不能不算是一種遺憾啊。”
“荒唐!”湯和臉色驟變,猝不及防地大聲呵斥起來:“你小子亂說什么!”
朱元璋揮揮手,嘆了口氣:“他說得也沒錯,皇上也是人,同樣會經歷生老病死,他并沒有說錯。”
朱懷不明白為何老國公會有這么強烈的反應。
皇上并不在這里,他也覺得湯和并不是那種連談論皇上的生死都不敢的人。
真是很奇怪。
湯和嘆了口氣,看著朱懷說:“小伙子,我剛剛嗓門太大了,你別往心里去。”
朱懷可不是小心眼的人,自從上次跟老爺子吵架后,他的性情收斂了很多。
他擺手道:“老國公說得對,我的確有些越矩了。”
湯和欣慰地看著朱懷,暗暗點了點頭,這小伙子將來肯定是個干大事的人物!
剛才那一嗓子要是換做任何一個年輕人,此刻恐怕臉色都已經掛不住了。
在這個和平年代,很多年輕一輩吃不得半點委屈,一旦被長輩嚴厲責備幾句,立刻就會給人臉色看。
別說其他人,就連湯和自己的幾個孫子也不例外,他們都時不時會給湯和臉色看。
現在看到朱懷那溫文爾雅的面容,湯和心中不禁感慨萬分:人比人氣死人啊!
朱懷只是給出了建議,至于人家接不接受,那跟他沒關系。
朱懷又看了倆老頭下了一會兒棋,然后自己就回去睡覺了。
湯和看著朱元璋,低聲問道:“重八,你怎么想的?”
“我覺得那小子說的話也有一定道理,你跟我們這些人確實不一樣,我們都是子孫滿堂,住得緊緊挨著,想教訓誰抬手就能碰到。”
“而你的兒子們都分散在大明朝的各個地方,守護一方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