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錦回應道:“嗯,你知道驛站吧?”
朱懷回答:“知道一點。”
徐妙錦微笑著說:“其實你可以參考驛站的發展模式,在我看來,大明現在做得最成功、最偉大的商業策略就是驛站的改革!”
提到驛站,徐妙錦的眼中流露出敬佩之色:“你說,這究竟是什么樣的人才,才能想出這樣偉大的經濟戰略呢?真是不知道他們的腦袋是如何構造的。”
朱懷撓撓頭:“這個我也不清楚。”
徐妙錦接著說:“要是這個人在這里,也許他會給你很多好的建議,可惜的是,我不認識他。”
朱懷聽后回應:“不至于那么神奇吧?”
徐妙錦堅定地點點頭:“的確有那么神奇!”
“這項經濟戰略在我看來真的不屬于這個時代的眼光,或許你不理解,那就別提他了。”
朱懷撓撓頭,有點不好意思,徐姑娘說得沒錯,這確實不是這個時代應有的眼光,因為這是他從后世借鑒過來的。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已是傍晚。
"我該回去了。”
徐妙錦抬頭看看天色,突然提議道:“你能送送我嗎?”
“哦,好吧!”
臨近春節的傍晚,應天大街上熙熙攘攘,沿途可見售賣花燈和小商品的地攤。
朱懷和徐妙錦并肩漫步在應天大街上。
此刻,徐妙錦已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地穿著一件厚厚的貂絨大氅,像一只剛剛離開鳥籠的金絲雀,饒有興趣地觀察著應天府的夜市。
朱懷笑著問道:“你平時很少出來逛嗎?”
徐妙錦點點頭:“不太想出來,朋友也沒認識幾個,一個人出來也挺無聊的。”
朱懷對此感到有些驚訝,憑徐妙錦這樣的美貌和才華,怎么可能說自己認識的朋友不多呢?
估計那些想去中山王府提親的人都能排成長隊了吧。
但是很快,朱懷明白了為什么徐妙錦幾乎沒有朋友的原因。
夜市兩側,有一個猜燈謎的小攤位,長長的架子上掛滿了各式花燈、
只需花費十文錢就可以靠近猜一次燈謎,猜中的話就可以帶走花燈,若未猜中,則十文錢不予退還。
為了防止有人專門挑選簡單易猜的燈謎,所有的燈謎都用紙遮擋了起來。
徐妙錦停下了腳步,好奇地走向前去揭開一個燈謎。
"滿山蔭蔥蔥,人在草木中。”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