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停頓,朱懷望著朱高熾,說道:“你說北平城依仗法制治理,但百姓仍然知禮,這是因為歷代祖先把我們漢人的禮樂精神傳承了下來,正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我們如今才組建成一個知榮辱、懂廉恥的漢族大家庭。"
“所以雖然我們仍重視德行和禮樂,但我們已經無需刻意大力推廣,就能讓百姓心中樹立起榮辱觀。"
“所以,小王爺,您現在應該明白,為何即使北平實行法治,百姓依然知恥且守規矩了吧?”
“并不是北平的治理有多么出色,而是因為我們漢人的文明一直在進步、傳承,是百姓自身、執政者以及國家共同進步的結果!"
“這份成就,我可以自豪地說,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我們漢族幾千年來建立的輝煌文明相媲美!"
說完這番話,現場陷入了寂靜。
朱高熾臉上的笑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震驚的表情,他愣愣地看著朱懷,對此感到難以置信。
朱懷引用的經典案例和知識層面讓他深深折服。
這個看似無解的大題目,竟然在不知不覺間被朱懷用一段段精辟的話語化解得淋漓盡致。
每句話都緊密圍繞主題展開,沒有一句多余的話,卻把朱高熾提出的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的辯論觀點剖析得入木三分。
如果不是對治國有著極高的理解和領悟,怎么可能講得如此有條不紊、富有說服力!
這場精彩絕倫的分析,眾多新穎而不矛盾的觀點直擊聽眾內心深處,讓他們深受震撼。
這場精彩絕倫的分析,眾多新穎而不矛盾的觀點直擊聽眾內心深處,讓他們深受震撼。
所有人嘴巴張得大大的,呆呆地看著朱懷,完全被他的話語吸引住了。
很多人根本跟不上朱懷的思想,連他的話都來不及消化。
因此,許多人站在原地,反復回味著朱懷剛才所說的話。當然,也有人反應快。
“啪啪啪!"
突然響起的掌聲來自一人,聲音逐漸增大。
人群中慢慢走出一個矮個子的先生,他戴著四方巾,看起來只有三十歲左右的模樣。
“精彩!"
“太精彩了!"
說著,他走到朱懷面前:“方孝孺,向朱公子致意!"
朱懷有些驚訝。
方孝孺!
他怎么會在這里?
方孝孺的臉龐微顫,臉上洋溢著扭曲的喜悅,一直在躬身行禮。
“先生請起身。”
但方孝孺卻不肯:“讓我多鞠躬片刻吧!"
作為禮法的大師,方孝孺在明朝初期的地位與孔子家族不相上下,他的影響力堪比劉三吾!
方孝孺低頭行禮,久久不愿起身,內心的震撼如同波濤洶涌,久久不能平息!
他的熱血因朱懷的論而沸騰!
謹身殿里。
朱元璋品嘗著濃茶,臉上古井無波,但一抹欣慰的微笑浮現。
“這小家伙!"
“我讓你囂張一點,你還真聽話。”
朱元璋飲了一口茶,再次搖頭笑:“呵!怎么輸?這小子口氣不小啊!"
要知道,老四為他大兒子找了多位名師指導。
你小子未免太放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