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神色復雜地注視著朱懷:“你剛才說什么?”
朱懷摸了摸頭:“沒什么,就是覺得這地方好像來過,一時又想不起來,可能是以前跟著師父漂泊時經過吧。”
“沒事,走吧,先去吃飯。”
朱懷本性樂觀向前看。
既然過去的事情他已經忘記,若一味執著于找回過去,不僅對生活毫無益處,還會浪費不必要的光陰。
那些熱衷于回憶過去、總是回首過往的人,要么情感豐富多愁善感,要么現狀不如意,要么對未來缺乏信心。
朱懷并非此類人。
朱元璋緊抿嘴唇,最終豁然一笑:“對!先去吃飯!”
他是一位充滿自信的君主,對自己判斷力的堅信從不動搖,既然如此,又何必反復質疑自己的判斷呢?
鐘山以西十里之外的北郊,隸屬于應天府的上元縣。
“老爺子,想吃什么?”
走進集市,人群熙攘,更增添了幾分熱鬧的市井氣息。
朱元璋負手而立,口中淡淡道:“豆腐腦,再來幾個肉包。”
“好哩!”
朱懷深知老父喜好這些世俗小吃,特意在此包子鋪前駐足停留。
朱元璋眼中閃爍著一抹黠慧的笑意,望向朱懷說:“你這個鬼小子,心思活絡得很,卻還故意等老子開口提要求。”
朱懷微微一笑:“怕萬一不合您的口味嘛。”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我愛吃什么,你這個小子會不知道?”
朱懷攤開雙手:“好好好,走吧,咱們吃包子去!”
包子鋪前,已排起長龍,顯見這店鋪生意紅火。
朱懷牽著朱元璋,悠然地在隊伍中耐心等待。
朱元璋喜愛這種市井生活氣息,身為帝皇,他并未因此享有特權,反而樂于融入其中。
他喜歡走出皇宮,因為在民間,他能看到更多真實的生活百態。
眼看隊伍就要輪到他們,前面是一位衣衫襤褸的少年,赤腳而立,手中握著一根青竹,顯然是個乞討者。
就在這時,一位后到的中年婦人擠進隊伍,徑直插到了少年前面,對著店主喊道:“給我來五個肉包,我家孫子就愛吃大肉餡的,別的不吃。”
那乞討少年伸出臟污的小手,正欲購買包子的動作被婦人打斷,手中的兩個銅板也隨之掉落在地。
乞討少年來不及理會插隊的婦人,慌忙俯身去撿拾銅板。
婦人鄙夷地看了他一眼,繼續催促店主:“愣著干嘛?快給我拿包子!”
朱元璋最看不慣百姓遭受欺凌,尤其對于乞丐更是憐憫。
他憤然責問:“你怎么回事?人家在這里排了這么久的隊,你不僅插隊,還讓人家的錢掉了,連句道歉的話都沒有?”
那中年婦人斜睨著朱元璋,滿不在乎地說:“一大把年紀了,還裝什么好人?你既然這么大方,怎么不把你的錢都送給這叫花子?”
“你!”朱元璋氣得胸口起伏不定。
遠處的廖家兄弟正準備過來幫忙,卻被朱元璋制止。
朱懷替朱元璋順了順胸口:“老爺子別生氣,我來處理。”
朱懷看向那婦人,朗聲說道:“大家伙都在排隊,就你一個人插隊,這讓后面辛辛苦苦排隊的兄弟姐妹們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