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刻,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大錯特錯,錯得相當離譜。
每個時代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拋開時代背景,朱懷或許有一千種方法去改變當前狀況。
但在身處這個時代,他那些所謂的奇思妙想,就顯得過于天真稚嫩。
的確,提升商稅確實能增加財政收入,但這同時也意味著朝廷認可了商人的地位。
人心易貪,不少羨慕商賈生活的普通百姓,可能就會放棄原本的農耕生活,轉而去從商。
畢竟現在土地兼并問題嚴重,商人地位一旦提高,他們自然趨之若鶩。
那么,大明那么多荒蕪的土地,又有誰能去開墾?還有多少人愿意安心務農,辛勤勞作?
這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農耕社會,對外貿易尚未興盛,大明基本上自給自足,倘若過分抬高商人的地位,無異于動搖根本。
至少目前不行!
在國門未開放之前,大力提倡商業并不適宜!
朱懷腦海中浮現出眾多歷史資料,自秦朝直至明朝初年,幾乎沒有一位皇帝不曾抑制商業的發展。
他們真的愚蠢嗎?
能夠坐上皇位的人,豈會看不出商人的利潤空間?
其實他們并非看不出來,只是看明白了卻不能這樣做。
因為現有的社會體制決定了,過度發展商業無異于自掘墳墓。
為何明代中葉會顯現出資本主義的苗頭?只因國門洞開!
目睹老黃頭那落寞的身影,朱懷心頭一陣抽搐,不禁自責地喃喃自語:“老黃頭,我并非有意責怪你,這次確實是我想得不夠周全。”
朱元璋背著雙手,在皇宮中來回踱步,胸中積郁難消。
他本性急躁,若換成其他任何一位皇室子孫犯下同樣的過錯,恐怕早被他懲治一番了。
盡管剛剛忍住未動手,他仍感到一絲愧疚。
剛才是否驚嚇到孩子了呢?
唉。
孩子還不是出于關心和考慮才那樣說的?
之前不是我說讓孩子暢所欲嗎?為何又要為此動怒呢?為何不能平靜地進行教育?
這小子,就像他老子一樣倔強,有自己堅守的原則,盡管固執,但他的初衷總是好的。
我都這把年紀了,怎么還是這般控制不住情緒?
我家大孫子是個從小讀圣賢書的好孩子,不像家中那些從小舞刀弄劍的粗獷兄弟們,若是生氣,踢幾腳也就罷了,為何今天竟險些動手?
都是這場災禍惹的,讓我心中憋悶,害得大孫子無辜受累!
正當朱元璋返回奉天殿時,陳洪呈上了朱允炆的《奏請增印寶鈔》文件,朱元璋閱后,怒火再度升騰。
他揮手將奏疏擲向陳洪:“滾出去!讓他專心讀書,國家大事不必他瞎操心!”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