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深秋時節,天氣漸漸轉涼。
此時,藍玉率領的大軍距離京城應天僅剩百里之遙,按路程估算,大約三天內即可抵達。
此時,朱元璋已回到奉天殿中。
宮人侍女已在殿內增添了取暖的煤爐,炭火燒得通紅旺盛。
身披鎧甲的李景隆單膝跪地,朱元璋冷漠地注視著他:“朕命你前往湖廣武昌。”
李景隆響亮回應:“微臣領旨!”
朱元璋對這位外甥孫頗為賞識,即使他老謀深算,也被李景隆的表象所蒙蔽,足見李景隆手段之高超。
除軍事才能外,李景隆在為官及為人處世上幾乎堪稱無懈可擊。
朱元璋開口道:“楚王在武昌鬧出不少亂子,這是都察院的奏報,你自己拿回去細讀。”
“另外,朕賜予你王命旗牌,你在武昌之事可以自行決斷!”
“遵命!”
當李景隆回到府邸,翻開奏報逐字閱讀后,他愕然不已。
楚王乃朱元璋的第六子,曾建立赫赫戰功,如今卻在武昌恣意妄為到了如此地步!
朱元璋只讓他去武昌,但對于如何處置楚王,卻沒有明確指示。
那朱元璋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么呢?究竟要如何處置楚王?
“老爺,您怎么又皺眉頭了?”
李景隆的妻子袁氏正在為他泡茶。
李景隆煩躁地道:“你們女人家懂什么?”
“皇上任命我為欽差大臣,手持王命旗牌前往武昌整頓綱紀。”
袁氏一聽,滿心歡喜:“這不是好事嗎?這表明老爺您在皇上心中的地位穩固啊!”
李景隆嗤之以鼻:“皇上讓我去收拾楚王,收拾他的親兒子!我該怎么辦?楚王在武昌違法亂紀,欺壓良善,魚肉鄉里,橫行霸道,種種惡行無所不為,如果是其他人做出這些事,你說皇上會不會殺?必定是要殺的!”
“可楚王畢竟是他的親生兒子,皇上一生最為看重親情,尤其是如今垂垂老矣。”
“我真的要是動手懲治楚王那個家伙,估計我也回不來了,只能死在武昌了。”
袁氏聽罷,也輕輕皺起了眉頭:“那就別管了唄。”
李景隆反駁道:“如果不管,皇上又何必召我入宮,還賦予我如此大的權力?難道是讓我去武昌游玩尋樂嗎?”
袁氏憤慨地說:“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那你為何要接下這個職務?”
李景隆大聲嚷道:“你以為我想接嗎?接手之后才察覺此事復雜難辦,我只是想在皇上面前有所表現罷了。”
“誰能料到會發生這樣的大麻煩呢?如果不能給皇上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我這五軍都督府大都督之位,恐怕就要拱手讓人了。”
他揉搓著酸痛的眉心,滿心煩躁。
李景隆神情極其嚴肅地對袁氏強調:“這件事目前只有我們兩人知曉,你要管好嘴巴,若皇上家丑外揚,那我們的后果就不止是丟官那么簡單,明白了嗎?”
袁氏并不愚鈍,深知事情的嚴重性,同時心中暗喜,皇上能如此坦誠相告,足見對自己丈夫的深深信賴。
朱懷甫回到庭院,還未及稍作休息。
胡青璇即刻帶領幾名使臣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