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雪后,暖陽照耀下的雪景猶如銀山涌現。
午后時分的應天大街熱鬧非凡,行人絡繹不絕。
作為大明的首都,同時也是各國商賈交流交易的中心,應天府是一座極具包容性的城市,每一片土地都蘊藏著無限商機。
朱元璋攜著朱懷來到了定淮門附近。
他讓朱懷在原地稍候片刻,自己則走到城門那邊交談了幾句,然后背著手走了回來。
“來,上城門。”
朱懷點頭答應,他知道對于在朝廷中樞工作的老爺子來說,登上定淮門并非難事。
只是當朱懷登上城門時,總覺得這里氣氛有些異樣。
此處的守衛軍士似乎都異常緊張且莊重。
朱懷摸了摸頭,卻一時沒弄明白原因。
不久,朱元璋回過頭,對還在發愣的朱懷說道:“愣著干嘛?進來!”
城門之上設有城堡,其中既有指揮場所,也有堆放兵器的倉庫。
朱懷跟隨朱元璋走進了指揮所內。
屋里早已有人在窗戶邊布置好了桌椅和茶水。
窗戶是木質的,顯然為了便于作戰指揮以及防止箭矢飛入。
朱元璋推開木窗,下方愈來愈多的百姓聚集到了定淮門下,黑壓壓一片,人潮洶涌。
每個百姓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很快,人聲鼎沸起來。
城門之下,有軍士在維持著秩序。
百姓們自發排成長長的隊伍。
“軍爺,什么時候開始售賣啊?”
“對啊,我們一聽說消息就趕來排隊了。”
“朝廷真的以十五文一斤的價格賣無煙煤嗎?”
朱懷聽著百姓們的議論,略感驚訝地看向朱元璋。
“老黃頭,我剛才才跟您提賣無煙煤的事,這才過了多久,他們怎么都知道了?”
朱懷不禁感嘆,從他向老黃頭建議朝廷收購自家的無煙煤,到現在為止,總共也就一個多時辰的時間。
換句話說,在這一個多時辰之內,老爺子已經高效地完成了諸多事務——通知百姓朝廷低價出售無煙煤,調動軍兵搬運臥牛山的無煙煤,這其中涉及了大量人力物力的調度。
朱元璋微笑著回應:“這是惠及天下百姓的大事,我怎能不慎重對待?從你家出來后我就派人去安排了。”
朱懷正欲再,突然聽到下面有軍士宣布:“朝廷無煙煤開售!”
話音未落,人群如同決堤的江水一般,瞬間蜂擁而來。
毫無防備之下,幾名軍士險些被卷入人群之中。
只見人群如浪潮般涌至城門之下,無數人舉起手中亮閃閃的銀兩銅錢,面容激動地高喊著。
“我要十斤!”
“我要一百斤!”
“別擠,大家都有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