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文慢慢地向殿內的聽眾們解釋著紅薯的各種特性。
隨著他的講述,殿內的人群逐漸安靜下來,每個人都陷入了沉思。
剛才他們與傅友文爭論得面紅耳赤,并非出于私人恩怨,而是為了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展開辯論,并非涉及個人的利益。
他們擔憂,如果朝廷將財力投入東南沿海,會對已經脆弱的大明財政造成巨大沖擊,得不償失。
傅友文暫時停下來的時候,兵科給事中陳澤中開口說道:“嗯,既然這種作物這么好,為何不召集各國,讓他們將此作物引入到大明境內呢?何必非要勞民傷財地派出船只去海外呢?”
傅友文微笑著回答:“像這種畝產能達到三十石的作物,在海外還有很多尚未被發現。”
“因此,出海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尋找更多的這類作物;其次,可以了解海外各國的情況;再者,可以威懾沿海的其他國家;最后……”
然而,陳澤中立刻打斷了傅友文的話,顯得十分生氣。
他認為傅友文在愚弄大家的智商,畝產三十石的說法簡直是離譜至極。
他說:“畝產三十石?你以為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都是傻子嗎?就算你要哄騙大家,你也得講究點技巧,至少說個七八石還能讓人信服吧。”
陳澤中的臉色變得很難看,旁邊的御史和其他官員們的臉色也都陰沉下來,紛紛表示不滿。
陳澤中怒哼一聲:“我從八歲起就跟著父親務農,一般的稻谷和麥子,畝產能達到三石就已經算是豐收年份了。”
“傅大人,你說出如此彌天大謊,廉恥之心呢?!”
不僅是陳澤中和其他御史官員,包括藍玉在內的很多人都面露不悅。
這個人簡直就是智障,這不是胡說八道么?
本來是讓他幫忙討論開放海禁的事,結果卻變成這樣,誰能想到會遇到這樣一個坑隊友呢?
適當夸大是可以的,但是太過火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傅友文微微一笑,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質疑,隨后淡定地回應道。
“戶部剛剛完成了紅薯試驗田的種植工作,那一畝地的紅薯現在就在田里。既然各位不相信,那么不妨親自去田里稱一稱就知道了。”
陳澤中冷笑著,一臉嚴肅地道:“啟稟皇上,微臣愿意揭穿傅侍郎的謊,還給皇上一個真相!”
“我也義不容辭!”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王朗大聲響應。
“還有老夫,雖然已年近六十,但絕不允許有人欺騙君主,蒙蔽皇上!”
“加上我一個!”
瞬間,奉天殿里一大片官員紛紛舉手,表示愿意一探究竟,滿腔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