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一點,鐵鉉頓時驚呆了。
他看著朱懷的眼神逐漸發生了變化,眼中的敬意逐漸增多,再也看不到之前那種無所謂的樣子了。
他母親是漢人,父親是蒙古人,所以他是個混血兒。
他清楚,不少漢人并非都能寬宏大量接納他人,然而當他聽到朱懷提出公平對待所有人時,他的臉色明顯松弛了下來。
這是一種超越常人的胸懷與見識!
他深深地看了朱懷一眼,忽然覺得這位年輕的郎君似乎變得不再那么簡單。
明朝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包容的時代,某種程度上講,它也是華夏真正形成多元民族國家的。
朱元璋雖是以驅逐蒙古、恢復中華的英主著稱,但他并沒有盲目狹隘地排斥外族。
他不僅下令讓宋濂等人編纂元史,認可元朝的正統地位,還對元朝初期的一些便民政策給予了肯定。
并且他對全國的臣民,不管是元朝時期就在中原落地生根的色目人后代,還是其他的胡人,全都一視同仁。
只要遵守大明的法律,就是大明的公民,可以做官、務農、經商,沒有任何限制。
洪武初年,朱元璋下令恢復漢唐時期的衣冠習俗,也就是說明朝初期的服飾風格有著盛唐的韻味。
同時他還禁止了胡語、胡姓、編發以及胡服等。
胡人、色目人可以和漢人通婚,但前提是雙方必須自愿。
總的來說,明朝初期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包容的國家。
這也使得明朝的文化呈現出極其豐富多彩的一面,并且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非常深遠。
甚至可以說,這樣的包容性也讓外來事物更好地融入本土文明之中。
明朝的這種強大包容氣質在我們后世一千年的民族復興中起到了引領作用!
在統一全國之后,我們并未排斥外族,也沒有因為他們是少數民族而對他們指手畫腳,反而是像一家人一樣團結友愛、親密無間!
等到朱懷真正能夠胸懷天下的時候,他才會理解自古以來乃至未來,那些偉大帝王和領袖制定的國家戰略和政策背后的深遠意圖。
這段時間里,朱懷的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當他接手交趾的治理工作之后。
許多前輩傳授給他的知識,他也開始融會貫通,逐步摒棄了之前的憤青思想,轉而以更加宏偉的胸懷和視野去審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