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誓一定要干一番事業,哪怕這份事業前路充滿兇險,甚至可能萬劫不復。
但他內心深處有一種信念支撐著他:他這輩子必須做成一件事情,不管有多么艱難,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此刻,馬三寶趴在地板上,向著朱懷磕頭,情緒激昂地說:“就算有萬死之險,我也愿意前往!”
朱懷點頭答應:“好,我會想辦法幫你促成這件事的,下去吧。”
“哦,對了。”
朱懷琢磨了一下,“你本來就是皇宮里的宦官,如果還用以前的名字再進宮,估計會挺麻煩的,我得幫你換個身份,必要時候讓你重新進去。”
馬三寶趕緊連連點頭:“一切都聽您的安排。”
朱懷接著問:“你想改個什么名字?”
馬三寶搖搖頭:“全都由您決定。”
朱懷說:“好吧,那就叫鄭和吧。”
“鄭和感謝您的恩典!”
朱懷揮揮手:“下去吧。”
制作玻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得多做試驗,還好老爺子送來的黑錫充足,離老爺子過大壽還有段時間,足夠準備了。
朱懷起身去了書房,研究了一陣關于交趾的戰略規劃。
臨近傍晚,解縉和鐵鉉一起來到了府上。
這回鐵鉉見了朱懷,表情變得更加嚴肅莊重了一些。
然而朱懷并未察覺到鐵鉉細微的變化。
"走吧,去正廳商量事情。”
朱懷揮袖先行,朝中廳走去。
"大紳,你已經看過交趾布政司的基本情況了,我就不再詳細說了。”
“鼎石,這是交趾布政司的基本概況,你先粗略看一下。”
鼎石其實是鐵鉉的字,是由朱元璋親自賜予的。
"好的!”
鐵鉉接過冊子,快速瀏覽了一遍。
朱懷才對解縉說:“年后你要去交趾,有什么計劃?”
之前老爺子教導過他,在領導一個團隊或政權時,不要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應讓下屬先提出意見,自己只需補充和完善。
朱懷深深地牢記著老爺子的教誨。
解縉這些天也思考過了,聽到這個問題,立刻回答:“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想要重建交趾布政司,首先要給他們定下框架,我認為首要之事就是頒布洪武大誥。”
朱元璋建國之后,不管百姓識不識字,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本大誥,里面列明了百姓必須遵守的規定,哪些行為違法、哪些行為會導致被處斬等等。
朱懷點點頭:“嗯,繼續說。”
解縉提出的第一個規劃,得到了朱懷的認可,并與他的想法相吻合。
解縉又接著說:“第二條就是要樹立朝廷公平對待的威信,然后開始提倡農業發展,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耕種。”
朱懷卻搖頭說:“還不急著推動農業發展,先得好好測量土地,統計清楚人口。”
“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還不夠具體,我希望你能把土地合理分配給人口,制定出一個新的社會秩序。”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