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這樣想著,朱高煦便繼續向外欣賞江南的山水。
這廣闊的江山啊,如果將來父皇都能一一拿下,那該多棒啊!
朱高煦眼中閃爍著熱切的向往之光。
前方的轎簾也被掀開,徐妙云望著沿途的風光說:“王爺,下雨了。"
朱棣微微合上雙眼,回答:“不必放下簾子,仔細看看吧,這片江山,都是當年我跟隨常遇春打下的!"
徐妙云哦了一聲,又說:“王爺,過了徽州府,年關前后我們就能夠抵達應天了,老爺子的壽宴還有半個月呢,我們現在這么早過去,會不會讓他老人家不高興?”
朱棣搖搖頭:“不會的,年關時人少,路上行人稀少,這時候去,才最不會勞民傷財,老爺子最在乎這一點。"
“這么做不但不會惹老爺子生氣,反而會讓他心里感到舒暢。
我父親一生最心疼的就是百姓,他對這件事非常看重。"
朱棣對朱元璋的想法揣摩得很透徹,所以特意挑了這個時候來京城,其中寓意深遠。
他對徐妙云說:“老爺子喜歡端莊節儉的兒媳,見了老爺子,你要盡量避免奢華,比如頭上的插花什么的,現在就取下來吧,以免進了京城被人嚼舌頭。"
徐妙云點點頭:“好的。"
“王爺,咱們這么早就去京師,要不要回趟娘家看看?”
朱棣皺了皺眉頭:“如果你想要讓我早日歸西,那就盡管去徐家。"
徐妙云嚇得一哆嗦:“妾身失了。"
就在談話之間,外面傳來一陣疾馳的馬蹄聲,一批快馬踏著泥濘的道路飛奔而過,帶起的雨水濺了靠窗的徐妙云和朱高煦一身。
朱高煦立刻跳下轎子,擋住了那匹快馬。
“站住!"
朱高煦冷冷喝道:“濺了別人一身水,連一句道歉都沒有?好大的膽子!"
朱棣聽見朱高煦的聲音,便揮了揮手讓抬轎的人停下。
接著自己背著手走下車去,冷冷地瞥了一眼朱高煦,隨后換上和藹的面孔看向騎在馬上的騎手問道:“你是軍人嗎?”
騎手連忙拱手回答:“是圣旨差遣,要去滁州,不知您是哪位大人?”
朱棣哈哈一笑,痛快地說:“我是燕王朱棣。"
眾人發出驚訝之聲。
“卑職見過燕王殿下,因急于趕路,剛才多有冒犯。"
朱棣擺了擺手,嚴肅地道:“圣旨是國家大事,兄弟無需多禮。"
接著他又轉頭看向朱高煦,冷淡地質問:“你應該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朱高煦全身顫抖,畏懼地看著朱棣犀利的眼神,立刻拱手彎腰,向馬上的騎士道歉:“晚輩失禮,請原諒。"
騎手顯得有些受寵若驚,答道:“燕王您太客氣了,卑職確實有急事趕路,這就告辭了。"
燕王微笑著說:“路上小心。"
待騎手離開后,朱棣的臉色變得冰冷,平靜地看著朱高煦:“我教過你怎么行事,在京城,收起你的囂張氣焰!再有下次,你就給我滾回北平去!"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