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圣旨她聽得一清二楚,按照吳老的性格,皇上怎會親自給他下圣旨呢?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啊!而且為什么今年軍隊會讓他回來過年?為何前幾年一直都不能回來呢?
張氏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許多大道理她不懂,但對于當前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過離奇了。
她的眼圈立刻紅了。
"老吳,你,你到底做了什么錯事,咱們一起去投案,去主動承認錯誤,咱們不能不明不白的,更不能因此牽連到兩個孩子啊!"
吳楨顯得有些不耐煩,狠狠瞪了她一眼:"婦道人家知道些什么!別瞎忙活了,趕緊跟我一起去外面接旨吧!"
沒過多久,吳楨帶著妻子張氏和兩個孩子一起走到了庭院里。
這時,吳楨的老母親已經在原地跪下,看到吳楨出來,全家人都恭敬地跪在老太太后面。
那個傳達圣旨的士兵見人都到齊了,便揭開黃色絲綢圣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聽見“敕”這個字,吳楨全身顫抖不已,激動難抑!他知道,大明朝廷的圣旨有不同的格式,如果是向全國宣告重大事情,會稱為“詔”;如果是封賞高級官員,則被稱為“誥”;而對于較低級別的人員的封賞,則叫做“敕”。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格式,比如宣布特定事項的稱為“制”,還有“冊”、“書”、“符”、“檄”等等,分別對應不同的情境。
顯然,這次是對他的封賞!
吳楨此刻只覺得頭暈目眩,雙眼圓睜。
難道那朱郎君真的就一句話,決定了自己的前程?
“現昌國衛千戶吳楨作戰勇猛,見識過人,即日起,提升為正式千戶,可世襲軍職,望你能為國家盡忠效力。等到年終時節,來京城一趟,我還有別的安排,欽此。"
朱元璋的封賞文書依然保持了一貫的親民風格。
宣旨的士兵讀完后,對吳楨說:“吳千戶,接旨吧,發什么呆呢?”
吳楨確實驚呆了,被圣旨上的內容震驚得不知所措。
這圣旨中的內容,竟然就是朱懷在信國公府對自己所說的那些事!
他趕忙起身接過圣旨:“謝謝軍爺,中午在這兒隨便吃點怎么樣?”
那位士兵微笑著揮手拒絕:“不了,我還得趕回去交差,恭喜吳千戶。"
朝吳楨點了點頭,這名騎士穿過擁擠的人群,躍上馬背,干凈利落地消失在人群中。
此時吳家內外擠滿了人,周圍的鄰居們立刻喧鬧起來。
"我的天哪!老吳家祖墳要冒青煙了吧!"
“可不是嘛!"
一位掉了牙的大爺瞪大眼睛,“圣旨啊!那是圣旨!多少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呢!"
“圣旨上說的是什么呢?”
“這你還聽不明白嗎?”
掉牙大爺笑容滿面地說,“吳大郎世襲了!軍戶世襲了!真是了不起,了不起啊!"
庭院里的群眾越聚越多。
吳楨的妻子仿佛還在夢中,鼻子一酸,淚水盈滿了臉龐:“老吳,你升官了呀!是正千戶吧?還能世襲?!"
吳楨笑了:“沒錯啊!"
張氏仍然不敢相信:“那我們家老二,將來是不是就能繼承你的軍戶身份了?”_k